[发明专利]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2236.9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伟;刘萍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泓启业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三轮车 智能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骑乘电动三轮车已经是一般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是现有的电动三轮车目前无法适应电子时代的需求,但是目前的电动三轮车设备大都是有线设备,如何让电动三轮车能够更先进更智慧,让使用者能够充分了解车辆状态,掌握其数据,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且充分满足用户体验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与其双向通讯的电源管理子系统和调度控制器,所述调度控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与用户信息单元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子系统包括安全单元、主动服务单元、网络查询单元、多媒体互动、全新操作方式单元、进销存动态单元、儿童保护锁单元、智能化电源管理、多种周边外设装备单元和整车参数控制云端单元,所述调度控制器设置在电动三轮车上,实现对该电 动车的实时监控,还包括信息交互终端。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安全单元包括改造电动车控制器与线束,以及智能中控、集成了液晶仪表电路板、集成了报警器和车载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单元与安全单元相互通讯,所述调度控制器通过用户信息单元反馈的情况确定电动车的工作状态,当电动车设定的速度超过国标设定的速度后,将反馈的信息通讯给报警器,所述车载无线通信模块应包括WIFI、射频或蓝牙。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主动服务单元包括主动报警和自检功能,所述调度控制器通过用户信息单元连接后推送至信息交互终端、经销商后台或公司后台,经销商可以主动电话通知用户维修或提供主动道路救援服务。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网络查询单元包括用户可以通过信息交互终端查询电动车零售专卖店及售后服务网点。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多媒体互动包括设置在电动车的车载音响,所述调度控制器与设置在电动车的车载音响连接。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全新操作方式单元包括设置在电动三轮车的车锁,所述调度控制器与电动三轮车车锁连接。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儿童保护锁单元通过信息交互终端与调度控制器连接,实现对车辆最大速度的无极调整。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化电源管理的智能中控与智能充电器相互通讯,精准的控制充电电量及电量显示。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多种周边外设装备单元包括设置在电动车上的重力感应器、光感器、陀螺仪、胎压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整车参数控制云端单元与用户信息单元相互通讯。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种基于电动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终端为手机、PC或可上网的车载电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蓝牙或者射频技术。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采用智能化系统,通过用户APP智能化控制电动车,并且时刻采集参数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机控制器,2、电源管理子系统,3、调度控制器,4、用户信息单元,5、安全单元,6、整车参数控制云端单元,7、主动服务单元,8、网络查询单元,9、多媒体互动,10、全新操作方式单元,11、进销存动态单元,12、儿童保护锁单元,13、智能化电源管理,14、多种周边外设装备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泓启业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泓启业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2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