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3038.4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濮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训春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 长石 复合 陶瓷 增强 基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钢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磨损是材料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中国每年因磨损消耗的钢材已达数百万吨。陶瓷材料具有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陶瓷材料强化金属材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涉及陶瓷增强的金属材料的方案有以下中国专利文献:
CN101181741A:采用工业Ti-Fe粉和B4C粉作为反应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压坯后置于铸件内,通过自蔓燃反应在金属内形成Ti2B、TiC陶瓷增强颗粒,达到强化金属的目的;
CN101195888A:将Ti、Cr、C粉末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加入铸件中,得到了(Ti、Cr)C、Cr7C3为陶瓷强化相的钢基复合材料;
CN101214541A:采用Ni、Ti和B4C压块制备了Ti2B、TiC陶瓷颗粒局部强化的锰钢;
CN102366829A:采用不同粒度的Al2O3颗粒强化提高钢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采用的是在铸件表面添加Al2O3颗粒方法。由于Al2O3与钢存在界面结合问题,其强化效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
上述专利技术基本上是在铸造模型内预置可发生自蔓燃反应的压块,通过浇铸引燃反应生成Ti2B、TiC等在铸件的表面形成强化相;或是将陶瓷颗粒置于铸腔内,通过浇铸使陶瓷颗粒分布于工件的表面,以达到表面强化的目的,但不能实现材料的整体强化。并且在铸造型膜内发生自蔓燃反应,该反应不易控制,易导致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铸件的孔洞增加,引起强度下降。
另外,上述专利技术实现强化所采用的材料为Ti、Cr、B4C或规定目数的Al2O3粉末,其材料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其目的是以较低成本提高钢材的整体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其中,所述的Li长石复合陶瓷包括Li长石、蓝晶石、长石;或者,所述的Li长石复合陶瓷包括Li长石、Al2O3、蓝晶石、钒土、莫来石、TiO2、硅灰石。
所述Li长石复合陶瓷在钢基材料中均匀分布。
所述Li长石复合陶瓷以粉末状加入钢基材料中熔炼,其粉末粒度为1μm~20μm。
按质量计算,所述钢基材料中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
Li长石:0.3%~3%,Al2O3:0.5%~2%,蓝晶石:0.3%~3%,钒土:0.15%~1.5%,莫来石:0.2%~2%,TiO2:0.3%~1.5%,硅灰石:0.10%~1.5%,C:0.05%~0.3%,S≤0.02%,P≤0.02%;其余为Fe。
本发明还提供以上所述的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首先,将按质量比配置的钢的原料加入熔炼炉,加热;然后,将混合烘干的Li长石复合陶瓷的粉末加入熔炼炉;待陶瓷粉末及钢水完全熔化,即可浇铸出钢。
所述钢基材料采用中频炉冶炼。
所述Li长石复合陶瓷的制备工艺是:
按质量比例配置成陶瓷材料,配置好的陶瓷材料混合1h~6h后,烘干,形成所述Li长石复合陶瓷的粉末。
所述钢的原料为废钢。
所述Li长石复合陶瓷增强的钢基材料为铸态;或者为锻造态;或者为热轧态。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
1、制备本发明的复合陶瓷钢基材料所用的原料,为废钢和矿物陶瓷原料,均在市场上容易获得,且价格较低,与现有的钢基复合材料相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因此,降低了高耐磨、耐蚀用钢总体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训春,未经濮训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3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