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3084.4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张安龙;张素风;梁艳;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0 | 分类号: | C12P1/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秆 原料 利用 技术 制备 水解 酸化 方法 | ||
1.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麦秆风干,然后切割并过筛后密封保存备用;
步骤二:在水解酸化罐中加入剩余污泥,并调节其pH,使剩余污泥经碱性水解酸化得到水解酸化污泥;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水解酸化污泥中加入麦秆得到二者的混合物,其中,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添加20~30g绝干麦秆,然后调节混合物的pH及温度对麦秆水解酸化进行启动;
步骤四:麦秆水解酸化启动后,调节pH,使麦秆的停留时间为18~20天,每天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补充0.4~1.0g绝干麦秆,同时,每天调节一次pH值,使其维持在本步骤初始调节的pH值,最后取水解酸化罐的上层清液即为水解酸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风干麦秆切割后过80~100目筛后密封保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调节剩余污泥pH为9.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剩余污泥经碱性水解酸化18~20天后得到水解酸化污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调节混合物的pH为8.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调节混合物的温度为25~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调节pH值为8.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均使用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对pH值进行调节。
9.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麦秆风干,然后切割并过100目筛后密封保存备用;
步骤二:在水解酸化罐中加入剩余污泥,用氢氧化钠饱和溶液调节pH至9.0,剩余污泥在碱性水解酸化20天后,实现剩余污泥向水解酸化污泥的转变;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水解酸化污泥中加入麦秆二者的混合物,其中,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添加30g绝干麦秆,然后调节pH为8.5、温度为45℃对麦秆水解酸化进行启动,此时纤维素降解率达到了95%,水解酸化罐上清液COD/TN达到了28.6;
步骤四:麦秆水解酸化启动后,调节pH为8.5,每天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补充1.0g绝干麦秆,麦秆的停留时间为20天,每天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一次,使其维持在本步骤初始调节的pH,最后取水解酸化罐的上层清液即为水解酸化液,此时上清液麦秆产酸率为128.2mgThODVFAS/(g麦秆·L·d)。
10.一种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厌氧技术制备水解酸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麦秆风干,然后切割并过100目筛后密封保存备用;
步骤二:在水解酸化罐中加入剩余污泥,用氢氧化钠饱和溶液调节pH至10,剩余污泥在碱性水解酸化20天后,实现剩余污泥向水解酸化污泥的转变;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水解酸化污泥中加入麦秆二者的混合物,其中,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添加30g绝干麦秆,然后调节pH为9.0、温度为45℃对麦秆水解酸化进行启动,此时纤维素降解率达到了92.8%,水解酸化罐上清液COD/TN达到了26.9;
步骤四:麦秆水解酸化启动后,调节pH为8.0,每天每升水解酸化污泥中补充1.0g绝干麦秆,麦秆的停留时间为20天,每天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一次,使其维持在本步骤初始调节的pH,最后取水解酸化罐的上层清液即为水解酸化液,此时上清液麦秆产酸率为113.7mgThODVFAS/(g麦秆·L·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30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