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蓄热混燃室消烟节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4466.9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温;杨舒拉;李耕;邹跃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重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0 | 分类号: | C10B4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蓄热 混燃室消烟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阶梯蓄热混燃室消烟节能车。
背景技术
焦化企业现有焦炉在装煤过程中有大量烟气外溢,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装入炭化室的煤料,夹带进大量的空气。装煤开始时,空气中的氧与入炉的细微煤粒燃烧生成炭黑,形成黑烟。装炉煤与灼热的炉壁接触,急剧升温产生大量碳、硫、氮单质及化合物并伴有水汽和烃类有机物,此时烟气成暗黄色。
在装煤操作中,排出的烟气中有煤粉、荒煤气、硫氮氧化物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治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恶化劳动条件,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违反国家环保政策。因此,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装煤时溢出烟气的控制。
现有的焦炉在装煤操作过程中的炉顶消烟除尘车有两种类型,一是采用双U型管装置(N+2、N-1):装置(N+2)安装于焦炉中部,装置(N-1)安装于机车左侧位置(焦炉焦侧),均悬挂于钢结构上。装煤时,该装置分别联通焦炉装煤炭化室中间炉孔与(N+2)炭化室中间炉孔、焦侧炉孔和(N-1)炭化室焦侧炉孔,分别形成一个烟气通道,将装煤炭化室产生的烟气导入到相邻两个炭化室中去。本方法对于装煤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的回收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机侧炉门冒出的大量烟尘效果有限。仍有大量黄烟冒出,难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二是采用炉顶消烟除尘车设置燃烧室通过炉顶上的双吸口将烟尘吸入燃烧室燃烧后再通过除尘系统排放,但是由于装煤过程中烟气中水分含量大,温度变化大,难以形成稳定的燃烧过程,仍有大量的烟尘外泄,未充分燃烧的焦油、沥青等造成除尘设备的失效。短时的高温燃烧还会造成烟尘管道和除尘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对于机侧炉门冒出的大量烟尘效果有限,以及未充分燃烧的焦油、沥青等造成除尘设备的失效,还会造成烟尘管道和除尘设备的损坏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阶梯蓄热混燃室消烟节能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阶梯蓄热混燃室消烟节能车,包括车体框架,阶梯蓄热混燃室,U型导烟管Ⅰ,U型导烟管Ⅱ,机侧炉门集烟罩,炉门烟引风机,外排烟尘引风机,所述节能车的驱动系统和与地面除尘装置对接的可伸缩装置,所述可伸缩装置由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组成,所述可伸缩装置通过液压缸牵引完成与地面除尘装置的对接,对接口有弹簧缓冲,防止硬性接触损伤对接口;
所述阶梯蓄热混燃室包括并排设置的混燃室Ⅰ,混燃室Ⅱ和混燃室Ⅲ,所述混燃室Ⅰ与所述混燃室Ⅱ之间设有石灰石碎块隔断带Ⅰ,所述混燃室Ⅱ与所述混燃室Ⅲ之间设有石灰石碎块隔断带Ⅱ,
所述阶梯蓄热混燃室还包括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和换向阀Ⅳ,
所述换向阀Ⅰ与所述换向阀Ⅱ之间通过烟气管Ⅰ连接,所述烟气管Ⅰ与所述混燃室Ⅰ之间通过多个进排烟蓄热体Ⅰ连通,
所述换向阀Ⅲ与所述换向阀Ⅳ之间通过烟气管Ⅱ连接,所述烟气管Ⅱ与所述混燃室Ⅲ之间通过多个进排烟蓄热体Ⅱ连通,
所述换向阀Ⅰ与所述换向阀Ⅲ之间通过烟气管Ⅲ连接,
所述换向阀Ⅱ与所述换向阀Ⅳ之间通过烟气管Ⅳ连接,
所述混燃室Ⅱ与热能引入风口连通,所述热能引入风口不是封闭结构,所述热能引入风口的左右两端是畅通的,所述热能引入风口的顶部的拱形盖是为了防止燃烧后产生的灰尘和石墨沉积落入所述热能引风口中而造成其堵塞。装煤时,所述热能引入风口的另一端与焦侧导烟蓄热装置连通,所述焦侧导烟蓄热装置的作用是不装煤时对接焦侧炉口引入焦炉热能蓄热,装煤时辅助引入多余排放不及的荒煤气。
所述机侧炉门集烟罩通过所述炉门烟引风机与所述烟气管Ⅲ连通,所述烟气管Ⅲ上还设有蓄热装置辅助风机,
所述可伸缩装置通过所述外排烟尘引风机与所述烟气管Ⅳ连通,
所述U型导烟管Ⅰ和所述U型导烟管Ⅱ分别通过液压升降装置与所述车体框架连接。
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Ⅰ为陶质蓄热小球蓄热体或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Ⅱ为陶质蓄热小球蓄热体或蜂窝陶瓷蓄热体。
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Ⅰ和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Ⅱ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进排烟气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用于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温度,当所述热电偶对应的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Ⅰ (或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Ⅱ)的温度达到要求时,人工操作各个换向阀切换联通,将烟气引入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Ⅰ(或所述进排烟蓄热体Ⅱ)中升温至燃烧状态或冷却降温。
所述混燃室Ⅰ,所述混燃室Ⅱ和所述混燃室Ⅲ均通过格子砖和耐火材料蓄热体构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重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重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4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