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带环口叠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5249.1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新;夏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19/00 | 分类号: | D05B19/00;D05B33/00;D05B37/10;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带环 口叠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带环口叠缝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制衣工艺中的织物带两端拼缝,目前绝多数工厂都是先通过人手将织物带两端拼接在一起,然后送入到机车车缝部进行车缝,如此无法实现适应批量织物带的叠缝,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且若使织物带呈现环口效果,则需人手折入纸口,耗时耗人力且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批量化、高效率叠缝织物带两端部的织物带环口叠缝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织物带环口叠缝装置,包括缝纫部、与所述缝纫部配合的运料部,所述运料部包括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的滑动件以及驱动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滑动件传动连接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夹具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一夹具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夹具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二夹具转动的第三驱动件。
上述的织物带环口叠缝装置,第一驱动件控制滑动件移动到接收织物带位置后,用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分别夹住织物带两端。再通过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分别旋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使得织物带两端能够形成闭合状。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控制滑动件移动,以将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两端所夹紧的织物带两端送入缝纫部进行车缝。车缝过程中,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松开织物带两端并进入下一个织物带两端叠缝。如此,本发明能够代替人手操作叠缝织物带两端,能实现批量化、高效率叠缝织物带两端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两个第一板、驱动两个所述第一板夹紧或张开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夹具包括两个第二板、驱动两个所述第二板夹紧或张开的第五驱动件,当两个所述第一板、两个所述第二板均张开时,两个所述第一板张开的角度与两个所述第二板张开的角度相应。当两个所述第一板、第二板均张开后,可以便于将织物带送入到两个第二板之间,然后再送入到两个第一板之间。当织物带进入到两个第一板之间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使得两个第一板夹紧织物带端部,并可继续输送织物带。如此即能较方便较好的控制织物带长度并实现夹紧织物带两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压在机车平台上,所述滚轮转动时能够将织物带带入到两个所述第一板、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可选的,所述机车平台连接有连接板,滚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织物带的第三支架。滚轮为粘胶轮,对织物带具有粘附效果,可较好带动织物带移动。通过电机控制滚轮转动,给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提供织物带,以配合实现批量化生产织物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与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发热丝、驱动所述发热丝移动的第六驱动件。如此,通过第六驱动件驱动发热丝接触织物带,将织物带烧断,可以实现自动切割织物带到预定长度,以配合实现批量化生产织物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车平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之间设有用于织物带通过的运行通道,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运行通道上方。通过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对织物带进行限位,能避免织物带在运行过程中弯折等不良现象,以避免发生运行故障,可高效快速使织物带经过运行通道送给第一夹具、第二夹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滑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均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传动连接有第七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安装座相连。如此,当第一夹具夹住织物带一端后,可通过第七驱动件控制第一伸缩杆移动第一夹具,使得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具有一段距离,然后再继续通过滚轮转动送入织物带到预定长度。而当将织物带送入到缝纫部进行缝纫时,可再使第七驱动件控制第一伸缩杆移动第一夹具,以将织物带两端叠置一起并进入车缝步骤,织物带两端的车缝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5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