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5685.9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鸣;杨红;刘晓东;魏超帅;唐宋;李诗明;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带 水密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止水带种类较多,有桥型、U型、Z型和OMEGA型等,根据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常用于隧道和水利工程,由于其具有橡胶的高弹性,在各种压力荷载下容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密封坚固,可以有效的防止结构的漏水,并起到减震缓冲,增加弹力的作用。正因为有这样的性能,其用途十分广泛,而且质量要求高,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成型的对止水带安装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有效检测止水带水密性的试验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混凝土墙体接缝处的内部安装一道沿该接缝设置的中埋式止水带,在混凝土墙体外部与该接缝相对的位置安装一道外接式止水带;
S2、在外接式止水带的安装部位设置与所述外接式止水带的一端连通的第一预埋水管和与所述外接式止水带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预埋水管;
S3、将水密试验机的出水管与水流量计连接后,再与第一预埋水管连接,打开第一预埋水管的截止阀,由第一预埋水管出水,将第二预埋水管作为排气孔,待第二预埋水管出水后,封闭所述第二预埋水管;
S4、利用所述水密试验机逐级加压至设计要求的压力数值后关闭第一预埋水管的截止阀,检测止水带是否漏水;
S5、当检测水压与保压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时,先检查中埋式止水带和外接式止水带周围有无渗水和异常情况,再查看水流量计的水流变化情况;
S6、所述水流量计共设有两个数值,一个是瞬时流量,代表每分钟通过的水量;另一个是总流量,表示本次检测试验通过水流量计的总的水量;检测时,先查看瞬时流量是否为零,总流量是否仍有变化,若瞬时流量为零且总流量没有变化,则说明止水带安装合格,否则安装不合格。
其中,S1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主体部分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两侧分别设有钢边和注浆条,利用所述钢边与混凝土接触来固定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外接式止水带与所述接缝相对的位置处设有预埋钢板,所述外接式止水带的两侧与所述预埋钢板紧贴,并利用压板进行固定,并在预埋钢板下预埋注浆管。
其中,S1中,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表面垂直于所述接缝设置,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中心处于所述接缝上。
其中,S2中,还可以包括第三预埋水管,所述第三预埋水管与所述第一预埋水管并列设置,分别与所述外接式止水带连通,用于测试结束后排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通过设置与止水带相连通的预埋水管,先将两个止水带之间充满水,并利用水密试验机和水流量计与预埋水管相连,进行压力测试和水流量变化观察,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止水带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很好地模拟了止水带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检测方法简单且精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预埋水管安装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中的第二预埋水管安装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止水带水密试验方法中的水路连接简图。
图中:1:第一预埋水管;2:第二预埋水管;3:第三预埋水管;4:中埋式止水带;5:外接式止水带;6:接缝;7:注浆管;8:压板;9:预埋钢板;1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5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解析模态分解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可调节进气枪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