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角度的竿挂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6025.2 | 申请日: | 2015-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友;孙延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春友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等棒形物体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钓鱼的鱼竿通常是垂钓者手持,也有用支架固定或悬挂的,普通的支架不能随机改变鱼竿的倾斜角度。
申请号为0320788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钓竿竿挂结构的改良,是指一可固定于钓鱼冰箱的固定板上设有一插管可供一插杆插入定位,且使插杆上端水平伸设一螺杆部,可穿越过一支撑杆下端所设的套管而以螺固元件锁固,同时又使支撑杆上端也设有水平伸设的螺杆部,使能穿越过挂杆下端所设的套管而由螺固元件锁固,然后再使挂杆上端设有两个不同圆径的圆U形端;故支撑杆除了可以做不同仰角的调整外,更可由插杆的旋转来调整水平角度,同时又可调整挂杆的角度,使能充分与竿架末端的V形架搭配使用。该专利不能准确设定或调节鱼竿的倾斜角度。
申请号为200820137041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竿竿挂结构,其是设有一固定套,固定套设有插杆通孔,固定套上设有一缺口及至少三片具穿孔的夹合板,又固定套上螺组一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设一竿架,而底端设调整座,调整座设有至少二个具穿孔的插片,利用一螺件将固定套与支撑杆螺合,螺件是包括一螺栓穿通插片及夹合板的穿孔,并以一调整钮螺固;如此,通过固定套的夹合板与交错设置的支撑杆的插片螺锁可紧固夹持,倘若欲调整支撑杆的角度时,仅须将调整钮螺松,待支撑杆调整至预定角度后,再螺紧调整钮,即可将支撑杆调整在所需的角度,使用、调整操作皆方便。该专利的可调节角度为很少的几种,不能自由设定转动角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快速、任意角度地调节钓竿等棒形物件的转动角度的全角度的竿挂器件。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全角度的竿挂器件,可安装连接于钓箱、凳子、台子等的侧面,用于接插钓竿等棒形物件。具有固定板、旋转套、按钮、套接有外齿轮的外齿轴、固定内齿圈的内齿套(内齿套在旋转套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弹簧座、弹簧部轴承、连接块、炮台管。
固定板与旋转套的壁面基本垂直,两者之间留有细小的缝隙。
旋转套内侧有限位槛,内齿圈固定连接在限位槛的内侧(靠近固定板的一侧),按钮被限制在限位槛外侧,按钮不会脱落。并可沿轴向(垂直于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相应地,外齿轴也可沿轴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或者旋转套上还有防脱槛,将按钮限制在防脱槛内侧,进一步保证按钮不会脱落。
弹簧在固定板平面与外齿轮之间或者在按钮与外齿轴上端部之间。
外齿轮与内齿圈可以形成配合连接关系(这是按钮不按压时的状态,此时弹簧未压缩,外齿轮与内齿圈在同一位置,此时旋转套和内齿套不能围绕其内部的外齿轴等零件做相对转动)或者形成轴向脱开的位置关系(这是按钮按压时的状态,此时弹簧被压缩,外齿轮向内侧(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做轴向移动,外齿轮脱离内齿圈而不在同一位置,此时旋转套和内齿圈可以围绕其内部的外齿轴等零件做相对转动)。外齿轮与内齿圈的齿数相同,为36-120个,每转动一个齿位,钓竿跟随转动3-10度的角度。
炮台管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旋转套的外壁,炮台管内部能够插接和卡住钓竿等棒形物件。炮台管内部链接可以有卡簧,调节钓竿等棒形物件插接时的松紧度。
因此当按下按钮,弹簧被压缩,并拨动连接板时,炮台管将伴随着旋转套轻松地在平行于固定板的平面内转动。旋转到某角度时松开按钮,弹簧回位,外齿轮和外齿轴跟着回位到与内齿圈同一位置(与按钮不按压时的位置相同),此时外齿轮与内齿圈形成配合关系,旋转套和内齿圈不能围绕其内部的外齿轴等零件做相对转动,炮台管跟随旋转套定位不动。
炮台管的内壁可以为有凸缘的圆柱面,接插钓竿等棒形物件时,不完全接触,留有空气腔,接插不费力;或者,炮台管的内壁连接有弹性簧片,接插钓竿等棒形物件时,能够依靠弹性卡紧或松开接插的钓竿等棒形物件。
弹簧的外周可以具有一只起保护作用的弹簧座,弹簧座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或者内齿套上。
另可有与固定板或者弹簧座固定连接的定位槽或定位销,按钮按压时,外齿轴做轴向移动的同时其尾端进入定位槽或被定位销卡住,不能与固定板做相对转动,此时按钮、外齿轴均不能转动,旋转套和内齿圈、连接块、炮台以及接插的物件均能够轻松转动。
弹簧座与旋转套之间可以有弹簧部轴承,旋转套与弹簧部轴承外壁、弹簧部轴承内壁与弹簧座分别形成配合连接关系。保证旋转时减小转动阻力,实现轻松的转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春友,未经顾春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