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6430.4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下两端开口,且壳体(1)内是能使空气从一端开口进入和另一端开口流出而上下贯通的通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置于通腔(11)中的正极板(2)与负极板(3),在正极板(2)与负极板(3)之间设置有能使空气流过的气流腔(21),所述正极板(2)与负极板(3)分别与对应的高压电极相连接,在正极板(2)与负极板(3)外表面上分别涂有能作为光触媒的纳米二氧化钛,并在通腔(11)中设置有能使二氧化钛内电子容易被激发跃迁而产生相应空穴的发光灯(4),当带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有害有机物及污染物的臭气和带有细菌和病毒的气体通过正极板(2)与负极板(3)之间的气流腔(21)时,二氧化钛内空穴与自由电子与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上的H2O和/或O2发生作用,而生成具有氧化作用的超氧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羟基自由基的高活性基体群,而将有害有机物及污染物的臭气及带有细菌和病毒的气体氧化分解成无害的CO2气体和H2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2)与负极板(3)分别为金属片,所述正极板(2)与负极板(3)的金属片为螺旋状间隔地卷绕在一起,所述螺旋状的间隔间隙即形成能使空气流过的气流腔(21),所述发光灯(4)置于卷绕形的正极板(2)与负极板(3)的中部,所述发光灯(4)为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2)与负极板(3)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能使正极板(2)与负极板(3)隔开而形成气流腔(21)的间隔条,在间隔条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间隔条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条为俯视投影呈星光发射状的n根荧光塑料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条(5),在位于顶部的n根荧光塑料树脂条(5)的底面分别凸设有能使正极板(2)与负极板(3)隔开的插入头(51),在位于底部的n根荧光塑料树脂条(5)的顶面分别凸设有能使正极板(2)与负极板(3)隔开的插入头(51),所述顶部与底部的n根树脂条(5)中的插入头(51)以上下相对插入螺旋状的正极板(2)与负极板(3)之间的间隙中,使正极板(2)与负极板(3)间隔开而形成气流腔(21),所述n是不为零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由荧光塑料树脂材料制成的压盘,所述压盘包括位于正极板(2)与负极板(3)顶部的压盘与位于正极板(2)与负极板(3)底部的压盘,所述压盘包括环形圈(52)、与n根树脂条(5)相对应的压条(53)、中心毂(54),所述压条(53)将环形圈(52)与中心毂(54)连接成压盘,位于正极板(2)与负极板(3)顶部的压盘与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并将正极板(2)与负极板(3)置于里面的支架(55)顶面固定在一起,位于正极板(2)与负极板(3)底部的压盘与支架(55)的底面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塑料树脂压盘为圆形,所述环形圈(52)为圆形环形圈,所述树脂条(5)为六条,所述压盘中的圆形环形圈与支架(55)的周边固定在一起,与树脂条(5)相对应的六根压条(53)压盖于对应的六条树脂条(5)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2)与负极板(3)分别为钢片,所述正极钢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能与正极高压电极相连接的A极棒(22),所述负极钢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能与负极高压电极相连接的B极棒(31)。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污染空气进口设置有空气过滤网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网层有三道,从下往上依次为初级过滤网层(6)、二级过滤网层(61)和高级过滤网层(6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腔中设置净化后空气快速流出的风叶轮(12),所述风叶轮(12)的轮轴与电机的轮出轴联动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4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