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在机测量的增压器叶轮叶片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6593.2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可;宋明忠;程世昌;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17/20 | 分类号: | B23Q17/20;B23Q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量 增压 叶轮 叶片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增压器叶轮叶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触发式测头进行标定;
步骤b、依据叶片的三维理论模型,设置m个测量工位坐标系,并规划测量路径,m≥2;
步骤c、根据所述的测量路径产生测量程序,在数控系统中安装所述的测量程序;
步骤d、对叶片先进行粗加工,在叶片粗加工后,将数控机床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卸下,再把触发式测头安装在数控机床主轴上;
步骤e、控制数控系统运行测量程序,驱动触发式测头按照测量程序规定的路径运动,将测点坐标值存储在数控系统中;
步骤f、将叶片测点坐标值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测点坐标值进行多工位数据对齐,将对齐后的测点坐标值与叶片三维理论模型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叶片加工变形量和变形规律;
步骤g、依据叶片加工变形量和变形规律,计算叶片精加工反向补偿余量,然后按照反向补偿余量进行叶片精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增压器叶轮叶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a中,是利用标准球25点标定法对触发式探头进行标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触发式测头的探针依次碰撞标准球上25个测点,得到25个测点的坐标值;
步骤a-2、运用最小二乘法对25个测点的坐标值进行拟合计算,得到过25个探针的球心的最小二乘拟合球的半径r;
步骤a-3、计算探针的有效半径R,R=r-D/2,其中,D为标准球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增压器叶轮叶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球上的25个测点按照以下方式设置:
取标准球球面上的任意一点作为顶点,在顶点下方22.5°的第一圆截面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设置4个第一测点,在顶点下方45°的第二圆截面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设置8个第二测点,在顶点下方67.5°的第三圆截面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设置4个第三测点,每一第三测点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测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在顶点下方90°的第四圆截面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设置8个第四测点,该8个第四测点一一对应地分别与8个第三测点处于同一半径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增压器叶轮叶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工位数据对齐采用了齐次坐标变换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5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从式双Z轴龙门床身结构
- 下一篇:分度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