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6692.0 | 申请日: | 2015-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付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锦激光拼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夹具。
背景技术
激光焊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已形成一个包括激光、夹具、定位等各种高精技术的复合机器,夹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也逐渐由机械式夹具转变为电磁夹具。
目前,电磁夹具使用永磁铁作为载体,但是使用永磁铁作为载体的电磁夹具存在很多问题:一、永磁铁磨损会降低磁铁的磁通量;二、永磁铁因制作和加工需使用多种材质,特别是导磁材料需要进行精密加工,制作成本过高;三、永磁铁使用的为平行S/N交替,存在磁通量小、难以调整等问题。以上问题导致电磁夹具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夹具定位不准确、容易跑偏,因而,亟需对此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使用寿命更长、制造成本较低、定位准确的电磁夹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夹具,包括长方形的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组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内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上缠绕的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上缠绕的线圈方向相反;相邻两组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对角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组,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部和另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部相邻,用于夹紧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支撑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为电磁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为方形结构,每组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夹持部上的弧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的弧面形成一个圆形结构,用于夹紧圆形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外部均设有用于联通或断开电源的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磁场的产生或消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为U形的软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部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夹紧工件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夹具具有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上缠绕方向相反的线圈,通电时可以使电磁铁产生磁力夹紧圆形工件,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其中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部和另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部相邻并且可以同时夹紧方形工件,该电磁夹具既可以通过每组夹持组件夹紧圆形结构的工件又可以通过相邻的夹持组件夹紧方形结构的工件,使用范围广泛、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底座;2、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第一电磁铁;5、第二电磁铁;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夹具包括长方形的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至少两组夹持组件,其中,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2和与第一夹持部2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3;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夹持部2内设有第一电磁铁4,第二夹持部3内设有第二电磁铁5,第一电磁铁4上缠绕的线圈和第二电磁铁5上缠绕的线圈方向相反;相邻两组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均呈对角线设置。
具体的,夹持组件包括两组,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部2和另一组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部3相邻,电磁夹具也可以通过其中一组的第一夹持部2和另一组相邻的第二夹持部3配合夹紧方形结构的工件,从而增大该电磁夹具的使用范围。夹持组件还包括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支撑座6,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分别设在两个支撑座6上,支撑座6通过螺钉与底座1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座6为电磁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锦激光拼焊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锦激光拼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