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8087.7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澜;朱万光;李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85;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狂犬病 病毒 构建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重组疫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达3G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每年约造成60000人死亡。在很多辅助中构建,狗仍是造成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而在发达国家,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野生动物宿主。实践证明,对动物如狗进行免疫能显著降低人狂犬病的发病率,因此对动物实施免疫对控制狂犬病及为重要。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全长约12Kb,编码5种病毒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RNA聚合酶L。位于囊膜上的糖蛋白G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同时也是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
目前,狂犬病病毒SAD Bern(Sanafox)株在欧洲一直作为野生动物狂犬病免疫的活疫苗,其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和安全性。鉴于弱毒活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我国农业部规定狂犬病的预防必须使用灭活疫苗。
为获得高效的、免疫原性更佳的狂犬病毒毒株,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一个含有3个同源G基因的狂犬病病毒。我们鉴定了该重组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并将其与亲本毒株SAD Bern(Sanafox)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V-r3G与rSAD Bern(Sanafox)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用于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狂犬病毒毒株的构建及培养方法,该毒株的免疫原性更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狂犬病病毒株,它是在对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反向遗传操作而获得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中插入2个狂犬病病毒G基因,得到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即RV-r3G狂犬病病毒。
其中,所述的对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反向遗传操作而获得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包括: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8个互补DNA片段F1~F8;将所述的8个互补DNA片段F1~F8进行人工合成,得到所述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
优选地,所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F1段的5’端引入PmeI酶切位点和锤头状核酶(HamRz)、在F8的3’端引入NotI酶切位点和丁肝病毒核酶。
其中,所述2个狂犬病病毒G蛋白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获得,具体包括: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G基因;通过对G基因进行扩增,得到所述的2个狂犬病病毒G基因;通过PCR重叠技术,将所述的2个狂犬病病毒G基因串联在一起,得到2G基因。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狂犬病病毒株的构建及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反向遗传操作,获得狂犬病病毒基因组;
根据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2个G基因;
将所得到的2个G基因插入到所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中,得到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重组狂犬病病毒。
其中,所述的对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反向遗传操作,获得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包括: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8个互补DNA片段F1~F8;对所述的8个互补DNA片段F1~F8进行人工合成,得到所述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
特别是,在所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F1段的5’端引入PmeI酶切位点和锤头状核酶(HamRz)、在F8的3’端引入NotI酶切位点和丁肝病毒核酶。
其中,所述的根据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2个G基因包括:根据狂犬病病毒SAD Bern全基因组序列,得到N基因、P基因、L基因和G基因;通过对所述G基因进行扩增,得到所述的2个狂犬病病毒G基因;通过PCR重叠技术,将所述的2个狂犬病病毒G基因串联在一起,得到2G基因。
其中,将2个G基因插入到所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中包括: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与连接酶,将所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及N基因、P基因、L基因、G基因分别连接到质粒pcDNA中,分别得到SAD Bern(Sanafox)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质粒pcDNA-SAD和辅助质粒pcDNA-N、pcDNA-P、pcDNA-L、pcDNA-G。将所述2G基因在所述克隆质粒pcDNA-SAD中的G基因与L基因之间进行插入,获得含有3G基因的重组全长质粒pcDNA-SAD3-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