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壳以及送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88531.5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武;藤永祥明;道下治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5/08;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以及 送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以及送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装设有内部冷却用送风机。该送风机包括离心型的叶轮、使叶轮旋转的马达以及收纳叶轮以及马达的外壳。若使送风机的马达驱动,则通过叶轮旋转,在电子设备的内部产生气流。由此,送风机将装设于电子设备内部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排出。
这种送风机的外壳包括一对板部和连接这些板部的支柱。为了轻量化和缩短制造工序,有时通过树脂的外部嵌件成型在一方的板部上形成支柱。此时,需要将支柱牢固地固定于板部。
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H07-036586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外部嵌件成型在板部上形成树脂制成的部件的情况下,提高板部与树脂制成的部件的固定强度的技术。在该公报中,从定子基底翻起多个突起,这些突起与轴承保持架通过树脂一体化(参照权利要求1,图1至图3)。
但是,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非常需要小型化,且需要在送风机的外壳内设置较大的风洞。在该要求下,由于板部上能够配置支柱的面积较窄,因此难以从板部翻起所述多个突起。并且,也很难将从板部翻起的各个突起的长度设置得较长。
在能够配置支柱的面积较窄的情况下,不仅是用于送风机的外壳,其他用途的外壳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方面的外壳包括:金属制成的第一板部;树脂制成的支柱,所述树脂制成的支柱具有螺丝孔,固定于第一板部并向离开第一板部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通过插入于螺丝孔的螺丝固定于支柱。所述外壳的特征在于,在将沿螺丝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中心轴线方向,相对于第一板部将第二板部侧作为中心轴线方向上侧,相对于第二板部将第一板部侧作为中心轴线方向下侧时,第一板部包括: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相对于中心轴线方向垂直地扩展;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通平板部;以及爪部,所述爪部从平板部的构成贯通孔的边缘向中心轴线方向上侧立起。俯视观察时,在贯通孔的内侧沿最长的线段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的一部分从平板部立起,成为爪部。支柱的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内。支柱覆盖爪部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通过支柱与爪部卡合,能够防止支柱旋转以及支柱朝向上方脱落。并且,即使外壳中能够配置支柱的面积较窄,也能够将爪部形成得较长。因此,能够将支柱牢固地固定到第一板部。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二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螺丝孔的至少一部分与爪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三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支柱是通过注塑成型而获得的,支柱的下表面位于贯通孔内,作为注塑成型时的浇口的痕迹的浇口痕配置在支柱的下表面。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四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浇口痕的至少一部分与爪部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重叠。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五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浇口痕包括环状的凹部以及位于凹部的内侧的折断痕,所述折断痕位于比所述平板部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在第五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六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浇口痕的至少一部分与爪部在中心轴线方向上重叠。
在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七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爪部从平板部的构成贯通孔的边缘,在贯通孔侧且相对于平板部向中心轴线方向上侧倾斜地延伸。
在第七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八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爪部相对于平板部以大于45°的角度立起。
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九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爪部从平板部的构成贯通孔的边缘向中心轴线方向上侧大致垂直地延伸。
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十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爪部包括:窄幅部,所述窄幅部具有第一宽度尺寸;以及至少一个宽幅部,所述至少一个宽幅部位于比窄幅部靠中心轴线方向上侧的位置,并具有比第一宽度尺寸大的第二宽度尺寸。
在第十方面所述的外壳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第十一方面的外壳的特征在于,爪部从平板部的构成贯通孔的边缘,在贯通孔侧且相对于平板部向中心轴线方向上侧倾斜地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