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肪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8683.5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5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堀中博道;森川浩安;伊田泰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爱德万测试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诊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肪诊断装置,即使在生物体深部或测定区域的外侧存在有骨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安全地进行脂肪诊断。脂肪诊断装置具有:探头(2),其兼用于加温用的超声波照射和诊断用的超声波照射;以及超声波速度变化解析部(15),其根据使用探头(2)从加温前以及加温后的测定区域获取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计算该区域的超声波速度变化,该脂肪诊断装置根据计算出的超声波速度变化来进行脂肪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脂肪诊断装置,其通过对被检体的关心区域(ROI)等测定区域进行加温并检测加温区域中的加温前后的超声波速度变化,从而诊断脂肪组织。本发明尤其涉及适用于体内深部的脂肪诊断、其中尤其是肝脏等肋骨内侧的脂肪诊断的脂肪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体内的状态进行诊断的诊断技术,公开了如下的声波计测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加热能量从被检体外部对被检体照射光、电波、且根据情况照射超声波从而进行加温,并计测加温前后的超声波速度的变化,由此计测加温部位的温度变化特性、能量吸收特性。
该文献中作为具体例记载了使用光照射机构的情况。即,记载了对被检体从全方位以尽可能达到均匀的能量密度的方式进行光照射的例子以及由比被检体的体宽更宽幅的光源从被检体的侧方对体整体进行光照射的例子,并记载了对关心区域的周围整体广泛地加温从而进行计测的情况。然而,关于作为加热能量通过超声波进行照射的情况的具体内容则无任何记载。
另外,作为利用了加温前后的超声波速度变化的新的图像诊断手法,给出了如下的脂肪组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专利文献2):为了诊断作为生活习惯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的内脏脂肪,对关心区域进行基于光照射的加温,并计测加温前后的超声波速度变化,将超声波速度呈现负的变化的部位检测为脂肪组织,从而诊断脂肪组织分布。
对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脂肪诊断装置(脂肪组织检测装置)进行说明。该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其搭载有为了获取B模式断层图像及超声波速度变化图像而需要的控制部;以及探头,其直接抵接于被检体的体表并朝向被检体进行超声波照射及加温。探头采用如下的专用的探头:将线阵探触件和红外线激光光源分别以朝向相同测定区域作用的方式横向并列地配置,其中,所述线阵探触件对被检体的测定区域进行超声波照射,所述红外线激光光源与线阵探触件相邻且对被检体的检测区域进行用于加温的近红外光照射。
线阵探触件具有呈直线状排列的多个振子(由压电元件形成),各振子通过来自控制部的驱动信号而激励出脉冲波从而发送超声波信号,并接收针对该超声波信号的来自被检体内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而且,通过控制信号对进行发送接收的振子按顺序切换扫描。另外,红外线激光光源从线阵探触件的横向照射700nm~1000nm的近红外光。
对该装置中测定超声波速度变化而进行脂肪测定的动作进行说明。从红外线激光光源对被检体照射近红外线,经过规定的加温时间后,驱动线阵探触件,以依次扫描脉冲状的超声波信号的方式进行发送,并且,依次接收来自被检体的接收信号即超声波回波信号。然后,将以光照射状态获取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接收信号)的波形作为光照射后超声波回波信号存储。
若光照射后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波形的存储结束则停止光照射。当从该照射停止起经过规定的时间而被检体的温度充分降低时,驱动线阵探触件,发送超声波信号,并且从被检体接收超声波回波信号。然后,将光照射停止状态下获取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接收信号)的波形作为非照射时超声波回波信号存储。另外,对于所存储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而言,通过对其振幅进行亮度显示从而作为B模式断层图像显示。
接着,根据光照射后和非照射时的超声波回波信号,依据以下所示的关系求出超声波速度变化。
图8是示出某部分区间的非照射时(加温前)超声波回波信号与光照射后(加温后)超声波回波信号的示意图。令非照射时的超声波速度为V,光照射后的超声波速度为V’。另外,令超声波信号在非照射时的某边界间传播时产生的脉冲间隔为τ,令光照射后超声波信号在相同边界间(距离一定)传播时产生的脉冲间隔为τ-Δτ。即,设脉冲间隔由于温度变化而以缩短Δτ的方式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爱德万测试株式会社,未经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爱德万测试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