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通信的全液压式移动破碎站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8987.1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平;郭畅;田建平;汪俊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河南鼎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通信 液压式 移动 破碎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破碎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全液压式移动破碎站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机械施工主要是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手段对工地资源、施工机械资源等信息进行有效收集、管理与共享,提高工程机械运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工程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目前,国内外的移动破碎站普遍采用有线通讯方式,对于在有限空间移动破碎站上利用有线通信方式,需要给其预留布线位置,从而增加了移动破碎站机械设计的困难;移动破碎站由于长期工作在高强度振动的条件下,信号线过多,线路之间连接容易出现松动或断路现象,影响信息的传输,可能造成破碎站不能正常工作;在出现故障时,对于有线通信方式的维护需沿线路进行逐一检查,且由于线路的繁多,一般很难及时找出故障点,而采用无线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只需维护数传模块,出现故障时则能快速找出原因,恢复信息正常传输,能使其快速再次投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全液压式移动破碎站由液压缸伸缩系统、主、副输送带系统、给料系统、破碎系统、除铁系统、行走系统构成,上述各系统全部依靠液压进行驱动,各系统中包含相对应的控制阀,控制阀变换动作实现各系统的功能。
国内外全液压式移动破碎站行走多以手动控制为主,未发现自动行走技术应用于全液压移动破碎站中,手动操作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人为操作,由于现场条件复杂性、多变性,使工作人员处于危险工作环境中,同时工业现场存在噪声、粉尘、工程机械尾气,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由于在传统手动控制过程中,为安全起见,操作人员一般处于移动破碎站的侧方,对于前方的道路情况判断不准确,使移动破碎站不能稳定、高效达到预期指定地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全液压式移动破碎站自动控制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破碎站采用有限通讯方式时预留布线困难,影响信息传输,出现故障时,难于找出故障点,并且采用手动控制时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等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监控站、上位机、控制器、信息采集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说的信息采集单元包括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油路过滤器用传感器和图像采集传感器,各传感器分别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各传感器相对应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之间无线连接形成可相互通信的无线局域网络;所说的执行单元由多个电磁阀构成,各电磁阀分别连接有第三无线收发模块;所说的控制器连接有与各传感器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各电磁阀的第三无线收发模块相通信和配合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与信息采集单元和执行单元通信;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油路过滤器用传感器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与控制器通信;图像采集传感器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连接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与手操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相连接,上位机与监控站通过无线网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与执行单元相连接。
本发明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多传感器之间以及控制器与多传感器之间实现信号无线收发的方法,不需为安装线束预留位置,简化了机械结构;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避免了线束过多,信号线松动或断路现象出现;并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实现移动破碎站自动行走,达到远程自动行走控制,让操作人员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作业,降低劳动强度,保持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操作的危险性,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破碎站信号通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河南鼎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理工学院;河南鼎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