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眼侧局部压煤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9341.5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林;轩大洋;王秉龙;王晓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眼侧 局部 压煤覆岩 隔离 充填 不迁村 开采 方法 | ||
1.一种切眼侧局部压煤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开采方法,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采煤工作面(1),依次在若干个采煤工作面(1)的注浆充填控制区域上方的地表(8)向煤层(10)方向施工若干组注浆钻孔(5),并在采煤工作面(1)之间留设隔离煤柱(2);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矿井地质信息和地面建筑物(6)地理位置,判断地面建筑物(6)和采煤工作面切眼(11)的相对位置关系,由垂直剖面法确定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边界线(3),并计算出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边界线(3)沿采煤工作面(1)走向与采煤工作面切眼(11)的间距,即压煤间距x;
b.按照采煤工作面(1)走向充分采动距y计算方法,即地表(8)达到充分采动时采煤工作面(1)沿走向的开采距离,利用公式y=2h/tanψ1+2H/tanψ2,计算出采煤工作面走向的充分采动距y,式中:ψ1为松散层充分采动角、h为松散层厚度、ψ2为基岩充分采动角、H为基岩厚度;
c.根据压煤间距x与采煤工作面(1)走向充分采动距y之间的关系,确定采煤工作面(1)的注浆充填控制区域:
若压煤间距x<充分采动距y,则注浆充填控制区域在采煤工作面(1)走向的压煤间距x范围之内;
若压煤间距x>充分采动距y,则注浆充填控制区域在采煤工作面(1)走向的充分采动距y范围之内;
d.按照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工作面的钻孔布置方法布置地面注浆钻孔(5),其中距采煤工作面切眼(11)最远的一组注浆钻孔(5)布置在注浆充填控制区域边界线附近;
e.按照常规方法开采采煤工作面(1),并通过注浆钻孔(5)对采煤工作面(1)上方的覆岩实施注浆充填,直至完成距采煤工作面切眼(11)最远一组注浆钻孔(5)的注浆充填;
f.继续采煤工作面(1)的开采,直至该工作面开采结束;
g.继续下一采煤工作面作业,重复步骤d、e和f,直至完成整个采区切眼侧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眼侧局部压煤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钻孔(5)分为主、辅2个注浆钻孔,主注浆钻孔的终孔深度位于煤层上方15~40倍煤层采高;辅注浆钻孔的终孔深度位于主注浆钻孔终孔深度上方30~50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切眼侧局部压煤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煤工作面(1)开采至距主或辅注浆钻孔10~30m时,通过主或辅注浆钻孔向采煤工作面(1)上方岩层中的离层内注入粉煤灰浆体,直至完成采区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3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发电背包
- 下一篇:一种单向导湿面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