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9501.6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铭;赵学政;焦金菊;苗英武;吕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泰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41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化 循环 立体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渔业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面临严重衰退,因此水产养殖业蓬勃兴起,尤其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但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土地占用急剧增多、海区利用率低、病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产养殖地域空间越来越萎缩和传统养殖模式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走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由于刺参和名贵鱼类等水产品是被我国人民青睐的滋补佳品,这几年其价格和需求稳步提高,人们的养殖热情高涨,适合养殖的池塘千金难求一亩,最高每年每亩租金达5000元以上。同时传统的养殖方式需定期对池水进行人工更换,既浪费水源又造成人力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工业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工业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系统,包括立体养殖池,立体养殖池与循环水处理系统相连;
所述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与立体养殖池相连的供水系统和回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与生物处理系统相连,生物处理系统与消毒系统相连,消毒系统与立体养殖池相连;
供水系统还包括放泄系统;
所述立体养殖池包括水槽,水槽上方设有多层支撑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成本:实现全自动化养殖技术,将人力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2)节源:水源重复利用,起到节水的目的;
(3)环保:养殖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及药物,本发明重复利用养殖水,避免排放到环境当中,起到环保的作用;
(4)高效:由于采用立体养殖系统,可大大节约养殖用地面积,提高养殖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说明:1、水处理系统,2、供水系统,3、回水系统,4、放泄系统,5、立体养殖池,6、生物处理系统,7、消毒系统,8、水槽,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工业化循环水立体养殖系统,包括立体养殖池5,立体养殖池5包括水槽8,水槽8上方设有多层支撑件9,立体养殖池5与供水系统2和回水系统3相连,供水系统2包括水处理系统1,水处理系统1与生物处理系统6相连,生物处理系统6与消毒系统7相连,消毒系统7与立体养殖池5相连,供水系统2还包括放泄系统4。
海水经水处理系统1处理完毕以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6,然后经过消毒系统7,将处理完的水和饵料投入到立体养殖池5中。
立体养殖池5的规格为3米(长)×2米(宽)×1米(高),其中水槽高0.6米,腿高0.4米,池底支撑构件为0.15米混凝土,构件架构方法为各构件以宽边相邻东西排列,每列可以组装2-6层,形成一行,行间距1.6米,从北向南层高依次递减,形成斜面,冬季可以架设塑料薄膜形成温室大棚利于保暖,增加水产品的生长时间;水系统包括供水系统和回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日常流水和集中排水后的集中进水系统,回水系统主要是集中排水时将污水集中到排污管道,汇入到多级水处理系统,最后到生物包,进行生物处理,再经过物理消毒后进入养殖进水系统,形成循环使用。每亩池塘可以组装300个养殖水槽,计1800平方米,加上原池面积600平方米,每亩形成养殖面积2400平方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降低成本:实现全自动化养殖技术,将人力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2)节源:水源重复利用,起到节水的目的;
(3)环保:养殖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及药物,本发明重复利用养殖水,避免排放到环境当中,起到环保的作用;
(4)高效:由于采用立体养殖系统,可大大节约养殖用地面积,提高养殖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泰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泰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树林底栖生物诱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芝麻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制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