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圆机的卷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1144.7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岳雷;黎桂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郎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30 | 分类号: | B21D53/30;B21D5/14;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圆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卷圆机的卷圆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将条料卷圆成汽车轮辋的卷圆机的卷圆方法。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是汽车重要的运动部件之一,对其的性能、重量、实用寿命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一些汽车轮毂,特别是轿车的轮毂,其结构一般包括轮辋和辐面。
加工汽车轮辋时需要用到卷圆机,卷圆机用于将条料(板材)弯曲成型为需要的轮辋。现有的卷圆机结构简单,其卷圆方法不合理,辊轴在使用时位置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在辊轴卷圆后容易产生螺旋错位现象,在产生螺旋错位后,由于各辊轴调整不方便,卷圆机成型效果不佳,因而生产出的轮辋质量得不到保障。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卷圆机的卷圆方法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调整方便、成型效果佳的卷圆机的卷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调整方便、成型效果佳的卷圆机的卷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卷圆机的卷圆方法,所述卷圆机包括机架、卷圆机构、来料机构,所述卷圆机构包括主辊、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活动座,在活动座上设有弧形通道,所述主辊、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三者的外周侧面合围形成过渡通道,在卷圆机构与来料机构之间设有推进机构;
所述卷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放条料于来料机构上并由来料机构输送条料至推进机构处;
步骤二:由推进机构进一步推送抵达推进机构处的条料进入过渡通道,在条料通过过渡通道过程中,按预设方向转动的主辊、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三者与条料接触并开始将条料弯曲;
步骤三:弯曲后的条料进入弧形通道并被弧形通道卷圆成轮辋所需形状;
步骤四:将卷圆后的条料脱离弧形通道;
步骤五:由压平机将弧形通道卸出的条料压制出对焊接口处的两直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来料机构输送的条料呈水平摆放设置,所述活动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过渡通道具有用于接收来料机构送出的条料的入口、将条料卸入弧形通道的出口,在机架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相连的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能带动第一调整辊产生直线位移,所述第二调整机构能带动第二调整辊产生直线位移,所述推进机构可将来料机构送出的条料推送进入过渡通道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辊、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三者均呈水平平行设置,所述主辊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弧形通道上方,所述第一调整辊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一调整辊与第一固定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调整辊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调整辊与第二固定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调整辊与主辊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调整辊与主辊之间的间隙,所述过渡通道入口设置在第一调整辊与主辊之间,所述过渡通道出口设置在第二调整辊与主辊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主辊外套设有竖直设置的扇形板且扇形板通过紧定件与主辊固连,所述活动座具有“U”形缺口且扇形板位于“U”形缺口内,卸下紧定件后,扇形板可发生直线位移和/或周向位移,所述弧形通道由扇形板的外侧面与“U”形缺口的内侧面合围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还安装有能带动活动座与扇形板脱离并将弧形通道内卷圆完毕的条料卸出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且与主辊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导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通过第一升降伞轮分别与第一调整辊的两端相连,在两个第一升降伞轮之间设有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通过第二升降伞轮分别与第二调整辊的两端相连,在两个第二升降伞轮之间设有第二离合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来料机构包括一列水平等间距设置的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来料机构还包括一列水平等间距设置的靠轮,所述靠轮与滚轮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固定辊以及设置在固定辊上方的浮动辊,在机架上设有与浮动辊相连并可使浮动辊动作后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浮动辊与固定辊之间的间隙等于或略小于条料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在机架上还设有由若干辅助辊构成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设置在过渡通道与推进机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郎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郎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1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