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2488.X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常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25/02;A61K35/583;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属于骨科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径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经而引起的。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伤。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骶骼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瘤而引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坐骨神经痛进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5份、乌蛇3~6份、鹿角胶4~6份、杜仲8~10份、川芎5~8份、鸡血藤2~4份、续断3~5份、柴胡6~9份、独活2~6份、细辛6~8份、桂枝2~6份、红花5~10份、制乳香2~4份、皂刺4~6份、神曲5~9份、苍术4~6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份、乌蛇3份、鹿角胶4份、杜仲8份、川芎5份、鸡血藤2份、续断3份、柴胡6份、独活2份、细辛6份、桂枝2份、红花5份、制乳香2份、皂刺4份、神曲5份、苍术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4份、乌蛇5份、鹿角胶5份、杜仲9份、川芎6份、鸡血藤3份、续断4份、柴胡8份、独活4份、细辛7份、桂枝4份、红花8份、制乳香3份、皂刺5份、神曲7份、苍术5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5份、乌蛇6份、鹿角胶6份、杜仲10份、川芎8份、鸡血藤4份、续断5份、柴胡9份、独活6份、细辛8份、桂枝6份、红花10份、制乳香4份、皂刺6份、神曲9份、苍术6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2)乌蛇:甘咸,平。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3)鹿角胶:味甘、咸,性温。能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虚弱消瘦,虚寒性吐血,崩漏,尿血等。
(4)杜仲: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软,阳痿萎尿频;肝肾虚弱,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
(5)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6)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7)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带下、痈疽疮肿。
(8)柴胡: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9)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10)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常明;,未经李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2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咽喉痛的小药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