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雷达的主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2507.9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王永辉;朱婧祎;李莉;郭伟男;刘岩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雷达 主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行车安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激光雷达实行主动控制的装置,属于汽车的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俨然已经成为大家出行的代步工具。然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频发。在道路交通的所有地段中,可以说交叉路口的情况最为复杂,特别是城市的交叉路口,各种车辆汇集,行人密度大,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所以交叉路口的行车安全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关注。虽然传统的汽车雷达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发展,能尽量降低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传统的固定式汽车雷达系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探测角度有限,不能实现对盲区的最大覆盖。在面对复杂的路况,特别是汽车在交叉路口行驶时,司机无法兼顾各个方向上的路况,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在被动安全的基础上(例如保险杠,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对汽车的主动安全进行研究,以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更好的保护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交叉路口行车安全的激光雷达的主动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由伺服电机、减速机、上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旋转轴、雷达固定座、支架、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控制系统组成,支架固定在车体前部,伺服电机、减速机、上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在支架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联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联接,旋转轴的上下端分别穿设在上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中,上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中,雷达固定座固定在旋转轴上,雷达固定座能随旋转轴转动,控制系统与伺服电机连接并控制伺服电机工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传统的固定式雷达探测角度有限,存在很大的盲区,本发明的激光雷达可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旋转适合的角度,最大程度的覆盖盲区。
2、应用了激光雷达,探测角度大,为90~100度,探测距离远,为80~90米,比较适合用于交叉路口的探测。
3、激光雷达采集到的路况信息经分析处理后,若有危险则可以通过闪烁灯和语音的形式来提醒驾驶员。
4、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特别提高了在交叉路口处转弯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由伺服电机1、减速机2、上轴承3、圆锥滚子轴承4、旋转轴5、雷达固定座6、支架7、上轴承座8、下轴承座9和控制系统10组成,支架7固定在车体前部,伺服电机1、减速机2、上轴承3和圆锥滚子轴承4设置在支架7上,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与减速机2的输入轴联接,减速机2的输出轴与旋转轴5联接,旋转轴5的上下端分别穿设在上轴承3和圆锥滚子轴承4中,上轴承3和圆锥滚子轴承4分别设置在支架7的上轴承座8和下轴承座9中,雷达固定座6固定在旋转轴5上,雷达固定座6能随旋转轴5转动,控制系统10与伺服电机1连接并控制伺服电机1工作。
所述的控制系统10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和电路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激光雷达安装在雷达固定座6上,雷达固定座6能随旋转轴5转动,首先由控制系统10的GPS定位系统判断前方是否有交叉路口,如果没有则继续循环判断,如果有则启动伺服电机1控制激光雷达转过一定的角度实现对盲区的最大覆盖,接下来判断转向灯是否开启,如果没有开启,则判断为直行,如果转向灯开启,则继续判断是否为左转向灯开启,如果不是则判断为右转,如果左转向灯开启,则判断为左转。直行、左转和右转是车辆经过交叉路口时三种不同的行驶方式,每一种行驶方式所对应的主要危险车辆不同,需进行筛选,只对主要危险车辆进行处理。接下来由速度传感器对本车的速度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激光雷达测出本车与主要危险车辆间的距离以及主要危险车辆运行的速度,分析计算主要危险车辆是否会对本车产生危险,如果没危险则不做处理,如果有危险则警示灯和提示音的形式来提醒驾驶员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2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测距机综合性能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专用MRI梯度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