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模式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007.7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M·法伦坎普;J·诺伊林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模式 电源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3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947,089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开关模式电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SMPS),并且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MPS的控制电路、SMPS自身、由SMPS供电并且包含该SMPS的设备、以及由该SMPS和该控制电路执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模式电源(SPMS)越来越多地用于许多家用应用和工业应用中。诸如电视机或者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在多种状态或者模式中的一种状态或者模式下运行。例如,当不向设备供应电源时,在第一“关闭”模式下;当器件切换为开启(switch on)并且运行正常时,在第二“开启”模式下;以及当器件保持供电但是具有减少的功能和降低的功耗时,在称为“待机模式”的第三模式下。例如,在设备为电视机的情况下,待机模式可以是例如如下模式:虽然电视机不显示图象或者产生声音,但是在电视机中的特定电路可以保持供电,从而使得如果按下遥控器的“开启”按钮则电视机能够返回至“开启”模式。
发明内容
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操作电源的方法,该电源具有变压器、控制通过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流的晶体管、以及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切换以在变压器中生成电流脉冲的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
——接收反馈信号,以及
——基于反馈信号退出猝发模式(burst mode)并且进入正常模式(normal mode):
——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一阈值
——或者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二阈值达至少第一时间量并且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三阈值,
——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器件,包括:
——变压器,
——晶体管,其控制通过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流,
——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切换以在变压器中生成电流脉冲,
——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用于
——接收反馈信号,
——基于反馈信号退出猝发模式并且进入正常模式:
——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一阈值
——或者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二阈值达至少第一时间量并且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三阈值,
——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器件,包括:
——变压器,
控制通过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流的晶体管,
——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切换以在变压器中生成电流脉冲的控制单元,
——其中控制单元包括:
——用于接收反馈信号的装置,
——用于基于反馈信号退出猝发模式并且进入正常模式的装置:
——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一阈值
——或者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二阈值达至少第一时间量并且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三阈值,
——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以及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第四实施例针对一种可以直接加载到数字处理设备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软件代码部分:
——接收反馈信号,以及
——基于反馈信号退出猝发模式并且进入正常模式:
——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一阈值
——或者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二阈值达至少第一时间量并且如果反馈信号超过第三阈值,
——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第一阈值大于第三阈值。
附图说明
各种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来示出和图示。附图用于图示基本原理,所以仅仅对理解基本原理所需的各种方面进行了图示。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特征。
图1示出了功率转换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包括多个信号以及从低电流到高电流的负载跳变(load-jump)的示例图,所述负载跳变导致初级控制器的猝发模式结束并且进入正常模式;
图3示出了包括多个信号以及小的负载跳变的备选图,所述小负载跳变导致初级控制器的猝发模式结束并且进入正常模式;
图4示出了可以在猝发模式控制中用于确定指示从猝发模式转变为正常模式的信号的示例性逻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