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重PCR检测肠道新发原虫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500.9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娟;曹建平;刘华;袁忠英;姜岩岩;尹建海;王燕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C12R1/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pcr 检测 肠道 原虫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多重PCR检测肠道新发原虫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同时检测隐孢子虫、贾第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该试剂盒包括如下引物:
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Cry-F:5’-TCAGCTTTAGACGGTAGGGTATTGG-3’,SEQ ID NO.1;
Cry-R:5’-CGAGCTTTTTAACTGCAACAACTTT-3’,SEQ ID NO.2;
贾第虫的特异性引物:
Gia-F:5’-AGTGTTGAGATGCTTCAGGACATG-3’,SEQ ID NO.3;
Gia-R:5’-GCACGCTTAGCCTTCTTGGC-3’,SEQ ID NO.4;
环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Cycl-F:5’-GACAGTTGGGGGCATTCGTATTTA-3’,SEQ ID NO.5;
Cycl-R:5’-CCCCCAGAACCCAGAGACTTTGAT-3’,SEQ ID NO.6;
微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Micro-F:5’-ACGGAGGCGAAGGCGACACT-3’,SEQ ID NO.7;
Micro-R:5’-CTTGCGAGCGTACTATCCCCAGAG-3’,SEQ ID NO.8。
2.一种隐孢子虫、贾第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隐孢子虫、贾第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的虫体DNA提取;
(2)引物设计与筛选;所述设计的引物序列为:
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Cry-F:5’-TCAGCTTTAGACGGTAGGGTATTGG-3’,SEQ ID NO.1;
Cry-R:5’-CGAGCTTTTTAACTGCAACAACTTT-3’,SEQ ID NO.2;
贾第虫的特异性引物:
Gia-F:5’-AGTGTTGAGATGCTTCAGGACATG-3’,SEQ ID NO.3;
Gia-R:5’-GCACGCTTAGCCTTCTTGGC-3’,SEQ ID NO.4;
环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Cycl-F:5’-GACAGTTGGGGGCATTCGTATTTA-3’,SEQ ID NO.5;
Cycl-R:5’-CCCCCAGAACCCAGAGACTTTGAT-3’,SEQ ID NO.6;
微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
Micro-F:5’-ACGGAGGCGAAGGCGACACT-3’,SEQ ID NO.7;
Micro-R:5’-CTTGCGAGCGTACTATCCCCAGAG-3’,SEQ ID NO.8;
(3)质粒构建;
(4)建立多重PCR方法,对所设计的引物进行PCR反应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多重PCR模式;
(5)按照步骤(4)的PCR反应条件进行PCR扩增特异性验证;
(6)按照步骤(4)的PCR反应条件进行PCR敏感性验证;
(7)按照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和可行性验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将隐孢子虫、贾第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回收连接到pMD19-T载体,第二天进行转化;以单菌落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每个培养板各挑取5个菌落,每个样本接1个阳性箘落,37℃,过夜培养,提取质粒进行PCR鉴定,并将PCR结果正确的质粒送测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PCR反应条件优化具体方法为:退火温度根据引物合成后参考温度,选取57℃、60℃进行PCR,根据扩增效果确定退火温度,最后确定最佳的多重PCR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退火温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5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