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开式真空隔膜阀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3908.6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开 真空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尤其涉及了一种全开式真空隔膜阀。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排泄阀,申请号为200810144813.2的发明专利申请,利用真空控制阀门进行开启和关闭,该排泄阀包括一个设定入口和出口的阀座,阀座上装有阀罩,阀罩内设有真空气囊,气囊上装有压块,压块和橡胶皮碗通过穿过皮碗的拉销连接,方便开启和关闭阀,但这种阀主要原理是通过真空进入气囊使气囊变型压缩来实现阀的开启和关闭,打开通径较小,内部皮碗安装了拉销容易使皮碗应力集中,容易撕裂,内部构造较多,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且气囊长时间使用容易漏气,启闭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内部构造较多、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气囊长时间使用容易漏气、阀启闭时间长,皮碗易撕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内部构造较少、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不用使用气囊、阀启闭时间短,皮碗寿命较长的全开式真空隔膜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全开式真空隔膜阀,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阀座,阀座侧面上设有开口,开口上装有与开口配合的皮碗,阀座上位于皮碗外设有外套,外套挤压皮碗外围,外套上设有气孔,皮碗与外套之间形成的空间命名为型腔,型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端与外套连接,弹簧下端设有第一压块。
作为优选,阀座上位于开口下方的曲面上设有凸起的密封挡条,密封挡条与皮碗下部配合。
作为优选,气孔上连接有真空动力管,真空动力管与真空泵连接。
作为优选,真空动力管上设有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上连接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管道。
作为优选,外套内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外围设有倒扣,第一压块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外围设有倒扣,弹簧上部套入倒扣,弹簧下部套入倒扣。
作为优选,皮碗包括高弹力夹布和包覆在高弹力夹布外的橡胶层。
作为优选,阀座上位于开口周围设有压座,皮碗外围设有密封部分,密封部分包括与皮碗外围连接的第一环形圈、与第一环形圈连接的第二环形圈与第二环形圈连接的第三环形圈,外套内围设有与压座配合的第二压块,外套上位于第二压块下方设有第三压块,第二压块与压座配合挤压第一环形圈,第三压块与阀座配合挤压第三环形圈。
作为优选,阀座在结构上左右对称。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当型腔内的气压低于阀座内的气压时,皮碗收缩凸部上升并挤压弹簧,皮碗底部与密封挡条分离,则阀座的进口和出口连通,全开式真空隔膜阀打开;当型腔内与大气连通时,在型腔内的气压高于阀座内的气压,原被挤压的弹簧弹出,带动第一压块下移,皮碗下降并在弹簧、第一压块的作用下与密封挡条配合压紧,阀座的进口和出口断开,全开式真空隔膜阀关闭;通过真空抽吸污物,采用气动控制实现污水排放;阀打开通径大于真空污水管内径,皮碗一体成型及内部增加高弹力夹布,使用寿命长;打开关闭阀只需直接用真空动力源,无需增加气囊;阀的启闭时间短,构造简单,体积小巧,故障点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阀座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设置在真空污水管上的主视图。
图6是皮碗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阀座、2—皮碗、3—第一压块、4—弹簧、5—外套、6—锁紧螺栓、7—型腔、8—密封挡条、9—气孔、10—倒扣、11—第一限位凸块、12—第二限位凸块、13—第二压块、14—第三压块、15—真空污水管、16—进口、17—出口、18—电磁换向阀、19—高弹力夹布、20—橡胶层、21—第一环形圈、22—第二环形圈、23—第三环形圈、24—压座、25—活接、26—真空动力管、27—真空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