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的胶封方法及其潜液泵电机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993.6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伍少梧;尹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少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H02K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液泵 电机 定子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液泵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潜液泵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的胶封方法及其潜液泵电机定子,属于潜液泵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输送油品的潜液泵在工作时,必须整体潜入油品中,因电机绕组运行时带电,为保证安全,潜液泵电机定子在制造时需采用胶封处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注胶前现有的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包括圆环状的定子上端盖1、圆环状的定子下端盖2、焊接在所述定子上端盖1和定子下端盖2之间且位于定子上端盖1和定子下端盖2的外圆周面的外壳筒体3、装配在所述外壳筒体3内部且位于定子上端盖1和定子下端盖2之间的定子铁心4,在定子铁心4上绕制有定子线圈5,在外壳筒体3上设置有出线口6,定子线圈5的引出导线7经出线口6引出到外部,为保证注胶时的密封性,将定子线圈的引出导线7经出线口引出到外部后,在出线口6处进行了密封处理,在定子上端盖1和定子下端盖2上均开有注胶孔8,在定子上端盖1的内孔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整圈沿定子上端盖内孔径向凸出的凸出部,在定子下端盖的内孔圆周面上也设置有一整圈沿定子下端盖内孔径向凸出的凸出部,在所述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9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10上均开有密封槽,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圈11。
现有的胶封方法是在胶封前,将一个内衬套12插入到定子的内孔中使得内衬套12的外侧圆周面与定子上端盖1的内孔圆周面、定子铁心4的内孔圆周面和定子下端盖2的内孔圆周面相接触,从而在定子上端盖1、定子下端盖2、外壳筒体3和内衬套12之间构成一个供注胶用的封闭空间13,绕制有定子线圈的定子铁心4就位于这个封闭空间13内,然后再通过定子上端盖和定子下端盖的注胶孔8对这个封闭空间13进行注胶,从而将绕制有定子线圈的定子铁心4胶封起来。
为形成这样一个封闭空间,需将内衬套12的两端部分别压紧贴合在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9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10上,但是,怎么方便快捷的将内衬套12的两端部分别压紧贴合在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9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10上是本领域一个长期无法很好解决的技术问题。这是因为操作空间位于定子上端盖和定子下端盖的内孔中,导致操作空间极其有限,没有合适的工具及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在实际加工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人往往束手无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改进后,人们开始利用滚轮装置将内衬套的两端分别滚压贴紧在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上,但是,利用上述加工方法还是会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是在定子上端盖和定子下端盖的内孔空间进行操作,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利用滚轮装置加工起来还是极为不便,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整个胶封加工的加工效率;
(2)、在利用滚轮装置对内衬套两端进行滚压时,操作工人经常会滚伤到手部,安全隐患较高;
(3)、加工用的滚轮装置的结构复杂,需要特别定制,加工成本高;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的胶封方法及其潜液泵电机定子,使得其在注胶密封时能方便快捷的将内衬套的两端分别压紧在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上,省时省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个胶封加工的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时的安全系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加工成本低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的胶封方法,其能方便快捷的将内衬套的两端分别压紧在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上,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个胶封加工的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时的安全系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加工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潜液泵电机定子的胶封方法,所述胶封方法采用真空注胶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定子装配好后,将内衬套插入定子的内孔中且所述内衬套的两端分别位于定子上端盖内孔凸出部和定子下端盖内孔凸出部处;
b、将胶棒插入到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中且所述胶棒的两端外露于定子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少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少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