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门开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4735.X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染田雅弘;柏仓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日本滋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开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遮烟功能的电梯门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梯在升降通道内具备:轿厢、对轿厢进行引导的轿厢用的导轨、平衡锤、平衡锤用的导轨、连结轿厢和平衡锤的绳索、和曳引机。
电梯通过曳引机对绳索进行驱动,由此,使轿厢沿轿厢用的导轨进行上下移动,并使平衡锤沿平衡锤用的导轨进行上下移动。
轿厢能够在升降通道内进行上下移动,并且能够在设于建筑物的各层的乘降处停止。轿厢具有轿厢侧门开闭装置。与轿厢侧门开闭装置相对应地,在乘降处设有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
作为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已知的具有:设在从乘降处连通到升降通道的出入口处的出入口框;自由开闭地构成的门;配置在门的下方且在开闭方向上对该门进行引导的门槛(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门开闭装置中,用于对门进行引导的槽部以向上方开口的方式形成在门槛的上表面。在门的下部设有嵌入在该槽部中的导块(引导部)。由此,门构成为能够沿槽部进行往复移动。
为了阻止烟向乘降处侵入,在门的下部设有遮烟部件。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由于其导块和遮烟部件嵌入到门槛的槽部中,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下部的遮烟。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门开闭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槽部形成在门槛的上表面,所以,若垃圾等异物进入到该槽部中,则会妨碍门的开闭,并且会导致遮烟部件的遮烟功能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知一种门开闭装置,例如,在门槛的下表面侧形成槽部,并使导块嵌入到该槽部中(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这样设计,在门槛的上表面不需要形成槽部,而构成为平坦状。这样的门槛一般被称作“平坦门槛”(flat sill)。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91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3-151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即使在将平坦门槛采用于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的情况下,也需要实施适当的遮烟措施。在现有门开闭装置中,不存在对平坦门槛付与适当的遮烟功能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开闭装置,在采用平坦门槛,即采用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槽部的门槛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进行遮烟。
本发明的电梯门开闭装置,具有门和将门在开闭方向上引导的门槛。门槛具有用于引导门的槽部。槽部构成为向下方开口。门具有卡合在槽部中并用于对该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电梯门开闭装置还具有遮烟部件,遮烟部件与槽部的内侧的部分紧贴,由此,阻止烟介由槽部而在门的内外方向上通过。
根据该结构,使遮烟部件紧贴于向下方开口的槽部的内侧的部分,并且将引导部嵌入槽部,由此,能够防止烟介由槽部而在门的内外方向上通过,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遮烟。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遮烟部件由弹性体构成,并且通过弹性变形来与槽部的内侧的部分紧贴。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电梯门开闭装置具有支承遮烟部件的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固定在所述门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具有用于支承引导部的支承部,遮烟部件被支承在支承部。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电梯门开闭装置中,在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由引导部和支承部构成的组件,所述遮烟部件配置在所述组件彼此之间。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电梯门开闭装置中,所述遮烟部件具有与槽部的内侧部分接触的接触部,并且该接触部以与槽部的内侧部分面接触的方式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采用平坦门槛,即采用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槽部的门槛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遮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电梯的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和轿厢侧门开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乘降处侧门开闭装置中的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门的下部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图4的V-V向视线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向视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遮烟部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剖视侧视图。
图8是表示遮烟部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剖视侧视图。
图9是表示遮烟部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剖视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遮烟部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电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例示了不具有机房的所谓无机房式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达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4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直线玻璃切割机
- 下一篇:污泥干化机疏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