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除秧装置以及除秧挖掘一体式马铃薯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5257.4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通悦;郭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23/00 | 分类号: | A01D23/00;A01D27/04;A01D17/04;A01D17/08;A01D3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装置 以及 挖掘 体式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除秧挖掘一体式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作为大众常见的食材,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适合大面积种植,以及采用机械化条件收获。在马铃薯收获作业时,首先要除去生长在地表的马铃薯秧( 茎叶),以便马铃薯收获机对埋在地下的马铃薯果实进行挖掘收获。传统马铃薯打秧机( 茎叶收获机) 的主要工作装置是旋转轮式击碎器或割刀。在旋转轮上安装有铰接式击碎或割碎部件,工作时,旋转轮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击碎部件或割碎部件张开作圆周运动把茎叶碎化处理。
上述过程中未能够实现在除秧过程中对于挖掘马铃薯的辅助工作,除秧与挖掘均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工序,相互之间没有匹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除秧过程中辅助后道挖掘的马铃薯除秧装置以及除秧挖掘一体式马铃薯收获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除秧装置,包括:薅拔装置以及盖板在薅拔装置外周上侧的盖板,所述薅拔装置中心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周向设置的若干个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薅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薅筒,所述薅筒外侧边沿其周向设有一条开口,所述开口尺寸从所述薅筒一端逐渐朝向另一端收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内设有若干条倒刺条,所述倒刺条位置与所述薅筒的开口对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两端轴承固定在除秧架上,所述除秧架下部设有至少一组限深轮,所述除秧架上还设有悬挂牵引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连接有传动机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外翻的挡片。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除秧装置的除秧挖掘一体式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装置运动方向前设有所述除秧装置,所述挖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挖掘铲、运输装置、筛选装置和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运输链、第二运输链和上升运输链,所述第一运输链和所述挖掘铲均沿运动方向倾斜向下。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装置或所述筛选装置上设有振动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运输链、第二运输链、上升运输链以及筛选装置均由若干跟间隔设置的链杆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由链轮驱动旋转。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挖掘装置上设有悬挂牵引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马铃薯收获机通过拖拉机牵引,除秧装置和挖掘装置分别通过悬挂牵引装置连接拖拉机前部和后部,或者拖拉机、除秧装置和挖掘装置依次通过悬挂牵引装置连接。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薅筒结构能够使得冠部长有叶片的马铃薯秧进入到薅筒,通过旋转后,较为粗大的冠部逐渐卡入薅筒一端尺寸较小的位置,继续旋转后,秧杆被薅断,同时地表下的马铃薯在薅拔过程中出现松动甚至被拔离土层,一定程度松散的土层为后道挖掘带来方便;倒刺条能够将卡入薅筒内的秧叶钩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除秧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种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倒刺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挖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薅拔装置,2、旋转轴,3、薅板,4、薅筒,5、开口,6、挡片,7、盖板,8、倒刺条,9、除秧架,10、传动机构,11、挖掘铲,12、第一运输链,13、第二运输链,14、上升运输链,15、筛选装置,16、装袋装置,17、链轮、18、限深轮,19、悬挂牵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一种马铃薯除秧装置,包括:薅拔装置1以及盖板7在薅拔装置1外周上侧的盖板7,薅拔装置1中心设有旋转轴2,旋转轴2周向设置的若干个薅板3,薅板3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薅筒4,薅筒4外侧边沿其周向设有一条开口5,开口5尺寸从薅筒4一端逐渐朝向另一端收拢。开口5两侧设有外翻的挡片6,挡片6能够引导秧叶顺利从开口5进入到薅筒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