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与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电路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5348.8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3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圣;庄珰旭;万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无线 充电 发射 功能 接收 电路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的技术,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同时具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与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电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完全不借助电线,利用磁铁为设备充电的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无线充电具有更安全、且没有外露的连接器、漏电、跑电等特性,也因此避免了有线充电的多种问题。由于此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因应时势而产生,此无线充电联盟的指标性意义是推动Qi标准,有了标准化,才能更有效的倡导无线充电的规范。
图1绘示为无线充电联盟所规定的无线充电传送端的电路的电路图。请参考图1,标号L1表示一次侧线圈。开关101、102、103、104分别表示电源转换单元,用以控制上述电感、电容(LC)振荡电路105以及其输出功率。图2绘示为无线充电联盟所规定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路的电路图。请参考图2,标号L2表示二次侧线圈。开关201、202以及电容C201、C202分别表示通讯模组。开关203、204以及二极管D201、D202分别表示整流电路。由于此电路在无线充电联盟的QI无线充电规范已经有详细说明,故在此不予赘述。
由于无线充电发展迅速,有人尝试将无线充电发送端以及接收端坐在同一装置中。例如,移动电源具有被无线充电(能量发射)的功能,并且提供使用者进行无线充电(能量接收)的功能。换句话说,上述移动电源必须同时具有无线充电传送端的电路以及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路。然而,在QI无线充电规范内,能量发射装置需要一个线圈,能量接收装置同样也需要一个线圈。若要在一个装置中,同时当能量发射装置又要当能量接收装置,就需要二个线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与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电路及其装置,用以使用单一线圈可以具备能量接收以及能量输出的功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与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电路,此同时具有无线充电发射功能与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电路包括一传送接收线圈、一谐振电容、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三开关、一第四开关、一通讯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传送接收线圈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谐振电容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谐振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传送接收线圈的第二端。第一开关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第一共接端点,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传送接收线圈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传送接收线圈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共接电压,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三开关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共接端点,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四开关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共接电压,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传送接收线圈的第一端。通讯电路,耦接传送接收线圈的第一端以及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控制电路耦接通讯电路、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其中,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
当在一能量输出模式时,第一共接端点接收一电源电压,且控制电路控制通讯电路失能,并控制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导通状态,以输出电磁能量。当在一能量接收模式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以及第三开关作为一单向导通元件,以进行整流,以输出一整流电压至第一共接端点,另外,控制电路依照所接收的能量大小,控制通讯电路,通讯电路通过传送接收线圈以输出一能量要求信号,借此,对外部的一能量提供电路提出能量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