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腰形孔加强圈组件加工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6846.4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张锦秀;罗玉胜;兰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用腰形孔 加强 组件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用腰形孔加强圈组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在船舶及钢结构领域里,考虑结构的减轻及人员在结构内穿行的需要,结构上开有很多椭圆形的腰形孔,同时,需要在这类腰形孔的自由边增设加强圈,使得结构的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腰形孔加强圈通常都是由两个相同的“U”字型结构的加强圈组件焊接而成。目前船舶加工厂的习惯做法,是用小型三星辊加工,加工过程是慢慢将上辊下降,同时不断来回滚动,使得平直的工件在三星辊的压力作用下逐步弯曲。这个加工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加工,但滚动速度慢,而且需要几个来回,同时需要加工样板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还要进行修正,这样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及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加工方法有待改进,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焊接腰形孔加强圈的加强圈组件,便于快速高效制作腰形孔加强圈,同时降低制作要求,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的船舶用腰形孔加强圈组件加工模具。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船舶用腰形孔加强圈组件加工模具,所述的加强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下模上活动安装V字形的左翻转模块和V字形的右翻转模块,所述的左翻转模块和右翻转模块上活动放置滑动模块,上模的上模下端部设置凸出的弧形面,滑动模块上设置与弧形面凹凸配合的凹形面,所述的上模上端与能够升降的上压头连接,上压头与能够控制上压头升降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左翻转模块包括左翻转部和左支撑部,左翻转部和左支撑部呈V字形结构,左翻转部设置为重量大于左支撑部的结构,右翻转模块包括右翻转部和右支撑部,右翻转部和右支撑部呈V字形结构,右翻转部设置为重量大于右支撑部的结构,滑动模块活动放置在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上。
所述的下模安装在下平台上,下模上设置左支撑耳板和右支撑耳板,左翻转模块通过左转动轴与左支撑耳板活动连接,右翻转模块通过右转动轴与右支撑耳板活动连接。
所述的左翻转模块设置左加工弧面,右翻转模块上设置右加工弧面,所述的上模下压到最下方位置时,左加工弧面、右加工弧面和滑动模块上的凹形面形成U字形的加工腔的结构。
所述的左翻转模块外侧设置凸起的左限位块,右翻转模块外侧设置凸起的右限位块,下模上设置多个固定卡槽,穿过固定卡槽的固定螺栓设置为将下模固定安装在下平台上的结构。
所述的滑动模块的凹形面表面设置垫板。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腰形孔加强圈加工模具,当需要在加工模具上加工U字形的加强圈组件时,先将加强圈组件加工板件纺织在滑动模块上,然后控制部件控制上压头向下运动,上压头带动上模向滑动模块方向运动,并施力在滑动模块上,这时,滑动模块在上模向下的力作用下,施力在左翻转模块3和右翻转模块4上,左翻转模块3和右翻转模块4同时向内侧合拢,从而在滑动模块4的凹形面13、左翻转模块3和右翻转模块4支架形成加工腔,能够将加强圈组件加工板件将工程U字形的加强圈组件。本发明所述的腰形孔加强圈加工模具,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焊接腰形孔加强圈的加强圈组件,有效降低了加强圈组件的加工程序,便于快速高效制作腰形孔加强圈组件,同时简化制作要求,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明显降低,最终有效提高加强圈组件制造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腰形孔加强圈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腰形孔加强圈加工模具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上模;2、下模;3、左翻转模块;4、右翻转模块;5、滑动模块;6、弧形面;7、上压头;8、控制部件;9、左翻转部;10、左支撑部;11、右翻转部;12、右支撑部;13、凹形面;14、下平台;15、左支撑耳板;16、右支撑耳板;17、左转动轴;18、右转动轴;19、左加工弧面;20、右加工弧面;22、左限位块;23、右限位块;26、垫板;27、加强圈组件加工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6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端铆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休闲用可喷水式躺床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