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7939.9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岩濑康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 | 分类号: | H01M10/05;H01M10/0525;H01M2/34;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贺月娇,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11),所述电极体(11)具有正电极(13)、负电极(17)以及被设置在所述正电极(13)与所述负电极(17)之间的隔板(15),
至少在所述隔板(15)中保持有非水电解质,
在所述隔板(15)的至少一部分中,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隔板(15)的厚度变化量为50%或更大,所述隔板(15)的厚度变化量由下式1表示,在下式1中,厚度t1表示在10MPa下拘束之前的隔板(15)的厚度,而厚度t2表示在10MPa下拘束时的隔板(15)的厚度,
(隔板(15)的厚度变化量)%=(厚度t1-厚度t2)÷厚度t1×100……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隔板(15)的厚度变化量为90%或更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体(11)是通过以所述隔板(15)被夹在所述正电极(13)与所述负电极(17)之间的状态卷绕所述正电极(13)和所述负电极(17)而配置成的,并且
在所述隔板(15)的外周部(15p)中,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隔板(15)的厚度变化量为50%或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隔板(15)具有面对所述正电极(13)的第一隔板(14),并且
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第一隔板(14)的厚度变化量为50%或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隔板(15)具有面对所述负电极(17)且与所述第一隔板(14)相接触的第二隔板(16),并且
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第二隔板(16)的厚度变化量为5%或更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隔板(15)具有面对所述正电极(13)的第一隔板(14),并且
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第一隔板(14)的厚度变化量为50%或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隔板(15)具有面对所述负电极(17)且与所述第一隔板(14)相接触的第二隔板(16),并且
在10MPa下拘束时的所述第二隔板(16)的厚度变化量为5%或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79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