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中目标基站的切换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8076.7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5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徐东哲;杨浩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网络 目标 基站 切换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异构网络中目标切换基站的优化选择算法以及家庭基站的准入判决机制。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己经进入4G大规模商用的时代,无论是TD-LTE和还是FDD-LTE技术的发展都己经相当成熟。然而,频率资源受限,导致通信系统向更高的频段过渡。由于电磁波通过墙壁或有金属镀膜的门窗时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特别是频率在2GHz以上的电磁波,通过建筑物墙壁的衰减更大,而现代通信系统的网络基本都工作在2GHz或更高的频段上,这就带来室内覆盖困难的问题。当宏基站的覆盖无法很好地满足优质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的QoS需求时,家庭基站技术应运而生。家庭基站以解决室内覆盖、边缘覆盖问题为核心,与此同时,其与宏基站之间覆盖半径,发射功率的显著差异,却带来切换质量下降,掉话率偏高等问题。
高效实用的切换选择算法和准入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己经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在目标基站的切换选择方面,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实现复杂度低的硬判决机制之上,虽然其在特定的网络条件和业务需求下能够取得不错的性能,但是,由于这些硬判决策略都忽略了异构无线网络中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用户在业务需求和UE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性,所以无法在动态变化的系统条件下满足UE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对于异构网络中家庭基站的准入机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由此,用户在异构网络间漫游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QoS水平的巨大波动,从而导致通信连接的中断。
针对上述情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中目标基站切换优化的软判决算法,同时引入家庭基站的准入判决机制。最终的目的是使家庭基站和宏基站间切换困难,无线掉话率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切换时UE掉话的发生概率、提升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适用于异构网络中目标基站的切换优化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中目标基站的切换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01、用户UE将邻近基站的测量结果经物理层平滑滤波后触发RRC无线资源控制测量报告,并向源基站发送,以作为切换算法的基本输入;
202、源基站收到RRC(无线资源控制)测量报告后,统计相邻基站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以生成邻接表;
203、判别目标小区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是否满足A3事件,即:
Μtarg≥Μsour+CIOsour-targ+Ηyst_Α3/2
其中,Μtarg表示目标基站的导频测量质量,Μsour为源基站的导频测量质量,CIOsour-targ为目标基站之于源基站的小区特定偏置,Ηyst_Α3为A3事件迟滞。若满足,则说明该目标基站满足初步切换要求,转步骤204。否则,重回步骤202;
204、重复步骤203,将满足初步切换要求的目标基站统计出来并相继加入步骤202中建立的邻接表中;
205、从步骤204中建立的邻接表中选择代价函数值最小的目标基站发起切换,其中切换的代价函数式定义如下:
Cm=ωp·ln(Pm)+ωb·ln(1/Bm)+ωs·ln(1/Sm)
其中,Pm表示用户UE在目标基站m中的功耗值,Bm表示目标基站m当前所能提供的可用带宽,Sm表示目标基站m中的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水平,功耗Pm、可用带宽Bm、Sm三者所对应的权重因子分别表示为ωp、ωb和ωs,系统从邻接表中选择出代价最小的邻近基站作为目标基站后,UE将尝试向其发起切换,从而完成切换准备阶段;
206、依据基站覆盖半径值判决该目标基站是否为家庭基站,若是,转入步骤207;否则,说明该基站是宏基站,转至步骤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8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