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8146.9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用水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7/00;H01Q19/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通信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67127,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7月2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180019421.3,名称为“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过电磁场信号与对方侧设备进行通信的RFID系统、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RFID系统、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利用逐渐增加,为了在移动电话等移动电子设备彼此之间、或移动电子设备与读写器之间进行通信,在各设备上装载有通信用的天线。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这些天线中装载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天线。
图1(A)为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无线IC器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B)为表示此无线IC器件的供电电路基板和辐射板的配置关系的图。该无线IC器件1具备:处理规定的无线信号的无线IC芯片5、与无线IC芯片5相连且具有供电电路的供电电路基板4,该供电电路包含至少一个线圈图案23、以及辐射由供电电路基板4提供的发送信号的同时,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该信号提供给供电电路基板4的辐射板3。辐射板3在其一部分具有开口部7和与该开口部7连接的狭缝部6,从线圈图案23的卷绕轴方向俯视时,辐射板3的开口部7和线圈图案23的内侧区域重合,且内侧区域和开口部7的面积大致相同。
在图1(A)中,当发送无线信号时,信号电流从无线IC芯片5流至线圈图案23,由该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H的分布为如图中虚线所示穿过开口部7。通过感应磁场H,如图1(B)所示,在开口部7的周围部分产生感应电流I1,I2。这里,因为在开口部7上连接有狭缝部6,该感应电流I1,I2在狭缝部6处其流动被限制。由此,在辐射板3中,由感应电流I1,I2感应出磁场H。无线信号通过该磁场发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42114号刊物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在辐射板中需要开口部和狭缝部,故对辐射板的形状有限制,此外,要求辐射板和线圈导体的位置关系具有较高的精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板的形状自由度较高,不需要辐射板和线圈导体的位置关系具有较高位置精度的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具有:供电天线,该供电天线具有与供电电路连接的线圈导体;第一升压导体,该第一升压导体通过电磁场与所述供电天线的所述线圈导体耦合;以及第二升压导体,该第二升压导体通过电磁场与所述第一升压导体耦合且通过电磁场与所述供电天线耦合。
例如,在俯视下,线圈导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升压导体的第一端部重合(重叠),线圈导体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升压导体的第一端部重合,第一升压导体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升压导体的第二端部重合。
根据该结构,由供电天线在第一升压导体中感应出电流,由第一升压导体及供电天线在第二升压导体中感应出电流。根据该结构,由于不需要开口部和狭缝部,通过设置第一升压导体和第二升压导体,提高了辐射板(第一第二升压导体)的形状的自由度。
若所述第一升压导体比所述第二升压导体大的话,与第一升压导体和第二升压导体的大小相等的情况相比,两个升压导体的配置的自由度更高,装入电子设备也更容易。
而且,若供电天线和第一升压导体的距离比供电天线和第二升压导体的距离小的话,与较小的第二升压导体和供电天线强耦合的情况相比,较大的第一升压导体和供电天线强耦合可以得到良好的天线特性。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设备具备:天线装置和供电电路,该天线装置具有:供电天线,该供电天线具有线圈导体;第一升压导体,该第一升压导体通过电磁场与所述供电天线的所述线圈导体耦合;以及第二升压导体,该第二升压导体通过电磁场与所述第一升压导体耦合且通过电磁场与所述供电天线耦合,该供电电路与所述线圈导体连接。
所述第一升压导体为例如通信终端设备的壳体或者收容于该装置的壳体内的金属物体。根据该结构,作为第一升压导体不需要设置特别的构件,减少了元器件数量,可以实现小型低成本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不需要具有开口部和狭缝部的辐射板,通过设置第一升压导体和第二升压导体,提高了辐射板(第一第二升压导体)的形状的自由度。此外,不要求辐射板即第一第二升压导体和线圈导体的位置关系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8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网壳结构球形天线罩快速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带线路板及带阻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