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9265.6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5/38 | 分类号: | F16H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环面式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轴,其与驱动源连接;输入盘,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输出盘,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一对凸耳,它们以夹着所述输入轴的方式配置;以及动力辊,其支承于所述一对凸耳并夹在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之间。
背景技术
关于通过使夹持在输入盘和输出盘之间的动力辊翻滚来使传动比无级地变化的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借助通过压缩介于输入盘及输出盘与动力辊的接触点的牵引油使其玻璃化而获得的牵引力来传递转矩,因此需要通过利用加载器产生将动力辊夹持在输入盘和输出盘之间的载荷即按压力,来防止在所述接触点产生严重滑移。适当的按压力由对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转矩及传动比决定,但存在如下问题:当按压力不足时会在所述接触点产生严重滑移而无法传递转矩,而当按压力过大时所述接触点的旋转损失和各部的轴承的损失会增加而使得动力传递效率降低。
作为所述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的加载器,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可知使用液压的结构,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可知使用转矩凸轮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66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08166号公报
然而,使用液压的加载器将活塞和缸体配置在输入轴和输入盘之间,通过利用液压驱动活塞来产生按压力,因此能够根据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转矩和传动比产生最合适的按压力,但需要电磁阀等电器件,从而存在不仅使液压回路的结构复杂化,而且油泵的负荷也增大的问题。
另外使用转矩凸轮的加载器在设于输入轴的凸轮面和使用于输入盘的凸轮面之间配置有多个滚动体,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产生与输入转矩对应的按压力,但无法根据传动比使按压力变化,因此存在由于传动比而按压力过剩从而导致动力传递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中,以简单的结构产生合适的按压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轴,其与驱动源连接;输入盘,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输出盘,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一对凸耳,它们以夹着所述输入轴的方式配置;以及动力辊,其支承于所述一对凸耳并夹持在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具备:凸耳主体;中间部件,其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凸耳主体沿凸耳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动力辊支承部件,其将所述动力辊以旋转自如且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中间部件;以及凸轮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凸耳主体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所述凸轮机构由形成在所述凸耳主体上的第1凸轮面、形成在所述中间部件上的第2凸轮面、和与所述第1凸轮面及所述第2凸轮面抵接的滚动体构成,所述第1、第2凸轮面相互平行,且相对于凸耳轴线倾斜。
另外,根据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当设将所述动力辊与所述输入盘或所述输出盘接触的接触点和凸耳轴线连结起来的方向相对于动力辊轴线所成的角度为θ,所述第1、第2凸轮面相对于凸耳轴线所成的角度为α,所述接触点的牵引系数为M时,tanα=M÷cosθ成立。
另外,根据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当设将所述动力辊与所述输入盘或所述输出盘接触的接触点和凸耳轴线连结起来的方向相对于动力辊轴线所成的角度为θ,所述第1、第2凸轮面相对于凸耳轴线所成的角度为α,所述接触点的牵引系数为M,针对所述接触点处的传递力的规定的安全系数为Sf时,tanα=M÷cosθ÷Sf成立,其中Sf>1。
另外,根据第4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1~3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沿凸耳轴线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夹着凸耳轴线的方向配置有多个。
另外,实施方式的球34对应于本发明的滚动体。
根据第1方面的结构,半环面式无级变速器具备:输入轴,其与驱动源连接;输入盘,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输入轴;输出盘,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输入轴;一对凸耳,它们以夹着输入轴的方式配置;以及动力辊,其支承于一对凸耳并夹持在输入盘和输出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9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面机器人的变速装置
- 下一篇:纤维反应性染料、它们的制备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