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废边圆角切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0983.0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国;马炳林;张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废边圆角切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设备部件,具体是一种用来对连续的条袋产品进行切断操作的低废边圆角切刀。
背景技术
条袋产品包装设备,需要通过切断模具将连续的条袋产品进行切断操作,如果使用普通的剪切模具进行切断,则剪切端的角部只能形成直角,不能满足产品美观和使用安全性的较高要求。中国专利CN 202781311U公开了一种条袋切断模具,能够在切断连续条袋的同时在条袋角部形成圆角,从而用一套模具完成两个成型要求,其裁切后的两个相邻条袋产品如附图9所示,可以看出这种模具会在两个相邻条袋产品D1之间产生较大的废边B1,造成材料的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对条袋产品切断操作的同时形成圆角,并且减少废边、节省条袋材料消耗的低废边圆角切刀。
本发明的低废边圆角切刀包括有可相对前后移动的阳模和阴模;所述阴模由相互对合的固定阴模和活动阴模两部分组合而成,所述固定阴模固定安装在模架上,活动阴模能够相对固定阴模前后移动;在活动阴模位于前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动阴模和固定阴模的两侧拼接形成一对完整的阴模圆角裁切刃口,所述阳模的后部两侧具有一对与阴模圆角裁切刃口相配合的阳模圆角裁切刃口,使得阳模相对阴模移动时可以通过阳模和阴模的圆角裁切刃口在相邻两个条袋的角部裁切形成圆角;所述阳模的前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横向的阳模切断刃口,同时所述阴模的固定阴模上与活动阴模对合面的前端具有与阳模切断刃口相配合的阴模切断刃口,活动阴模后移时阴模切断刃口能够露出并与阳模切断刃口相互交错完成相邻条袋的切断动作。
所述活动阴模与固定的模架之间安装有能够将活动阴模推至前极限位置的弹簧。
所述阳模和阴模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后端穿过导向槽后顶在一个与活动阴模后端连接的连接块上并可将连接块向后推移;所述连接块前端由固定阴模的固定延伸部分限位,所述弹簧压在所述连接块的后端与固定的模架之间。
所述活动阴模与固定阴模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直线导轨。
所述连接块与固定的模架之间通过导套和导杆配合导向。
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条袋切圆角和切断在一套模具中完成,使圆角边与切断边平滑过渡,保证了分切效果,同时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包装效率;由于切刀采用组合式的阴模结构,可以使在完成切圆角后通过剪切方式连续条袋的切断,除了圆角的切除部分外,不会产生纵向的废边,大大节省了条袋材料,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去除模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H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阳模部分进入阴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阳模端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模端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裁切后的条袋及废料形状示意图;
图9是现有条袋切断模具裁切的条袋及废边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该低废边圆角切刀包括有可相对前后移动的阳模1和阴模2;所述阴模由相互对合的固定阴模21和活动阴模22两部分组合而成,所述固定阴模21固定安装在模架3上,活动阴模22能够相对固定阴模21前后移动;在活动阴模位于前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动阴模22和固定阴模21的两侧拼接形成一对完整的阴模圆角裁切刃口23(参见图7),所述阳模1的后部两侧具有一对与阴模圆角裁切刃口23相配合的阳模圆角裁切刃口11(参见图6),使得阳模相对阴模移动时可以通过阳模和阴模的圆角裁切刃口在相邻两个条袋的角部裁切形成圆角;所述阳模1的前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横向的阳模切断刃口12,同时所述阴模2的固定阴模21上与活动阴模对合面的前端具有与阳模切断刃口12相配合的阴模切断刃口24,活动阴模22后移时阴模切断刃口24能够露出并与阳模切断刃口12相互交错完成相邻条袋的切断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0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