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2185.1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富邦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15/00 | 分类号: | C14C15/00;C14C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7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革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业领域,涉及一种服装革铬鞣装置,特别是一种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
背景技术
服装革的生产需要经过将毛皮进行铬鞣处理的过程,皮革工业最重要的应用最广的鞣法。实质是三价碱式铬络合物与皮胶原侧链上的羧基发生多点结合及交联结果。进入铬络合物内界的羧基离子与中央离子配位,生成牢固的配位键,增加了胶原结构的稳定性,革的收缩温度可达100℃以上,最初应用的铬鞣法是二浴法,第一浴用重铬酸处理裸皮,第二浴用硫代硫酸钠还原重铬酸;因二浴法操作繁琐且污染严重已逐渐淘汰。现在普遍采用一浴法,利用制革厂自配铬鞣液或商品铬盐精鞣制,比二浴法方便。铬鞣法鞣革效果优良,尤其适于轻革鞣制。
在铬鞣处理的中需要将毛皮与铬鞣溶液充分接触,才能得到质量较好的皮革,目前毛皮在铬鞣处理时采用将毛皮浸泡在反应池内,毛皮在反应池内时堆积在一起,导致毛皮堆积处与铬鞣溶液接触不多,需要人工经常翻转毛皮,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在铬鞣处理中往往需要定时加入反应液,现有的反应池由于毛皮的存在导致加入的反应液无法均匀分散至反应池内,导致反应池内反应液成分不均匀,影响皮革的质量;毛发在进行铬鞣处理时往往带有毛发,在长时间浸泡后毛发会脱落至反应液里,反应液在一次处理后就报废,现有的反应池采用直接将反应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毛发也随之排入,增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毛皮的铬鞣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服装革铬鞣装置包括具有反应腔的反应池,反应池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加液结构包括透明的盖板和加料桶,盖板设置在反应池的敞口并将敞口封闭,所述盖板的中心开有加液口,加料桶固定在盖板上,所述加料桶的上端为开口端,加料桶的上端穿过加液口和盖板固定,加料桶内固定有加料导管,加料导管的上端与加料桶的开口端连通固定,加料导管的下端与加料桶的另一端相对,加料桶的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开有若干渗液孔。
盖板能封闭反应池,避免反应液受到落尘的污染,也避免反应液挥发污染环境,需要加入的反应液从加液口加入。加料桶伸入反应池内,能通过渗液孔将加入的反应液迅速均匀的扩散至反应池内。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加料桶的开口端固定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小口端伸入加料桶的开口端与加料导管的上端连通。漏斗方便加入反应液。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通气孔。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盖板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反应池内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侧壁与反应池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筒的内侧壁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竖板,所述竖板位于转筒内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格网,所述竖板之间形成能容纳毛皮的储物腔,所述竖板上开有若干通孔二。铬鞣处理时,反应池内注有反应液,毛皮放置在转筒内浸没在反应液中,在反应时毛皮会随着转筒转动,增加了毛皮与反应液的接触,使得毛皮能得到充分反映;避免毛皮在随转筒转动时都堆积到一起,使得毛皮均能与反应液充分接触,增加得到的皮革的质量。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转筒的底部和侧面开有若干与反应池连通的通孔一。使得转筒内的反应液与反应池和转筒之间的反应液能自由流通。
在上述的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中,所述储物腔内位于转筒的内侧壁上沿上下方向等间距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设置在转筒的内侧壁上,内侧壁上位于支撑杆铰接点的下方均固定有在支撑杆位于水平位置时与支撑杆抵靠的挡块。支撑杆将储物腔分成若干层,进一步将毛皮分隔开,使得毛皮能与反应液充分接触,支撑杆转动方便毛皮的放入和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加液结构具有提高得到的服装革的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服装革铬鞣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转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加料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池;11、出水孔;2、转筒;21、通孔一;3、竖板;31、通孔二;32、储物腔;33、格网;4、支撑杆;41、挡块;5、盖板;6、圆形导轨;61、导轮;62、电机;7、加料桶;71、开口端;72、渗液孔;73、加料导管;74、漏斗;8、毛发收集杆;8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富邦汽车内饰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富邦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2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