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2559.X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开国银;王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29;A01H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tmyc2 基因 提高 丹参 毛状根中 丹酚酸 含量 方法 | ||
1.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基因克隆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获得转录因子基因AtMYC2,所述AtMYC2基因序列为SEQ ID:1的DNA序列;
(2)把AtMYC2基因可操作性地连于表达调控序列,形成含AtMYC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3)将含AtMYC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获得用于转化丹参的含AtMYC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发根农杆菌菌株;
(4)利用所构建的发根农杆菌菌株遗传转化丹参叶片,获得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毛状根克隆;
(5)定量RT-PCR测定丹参转基因毛状根中AtMYC2基因及丹参酮和丹酚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转AtMYC2基因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筛选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显著提高的丹参转基因毛状根株系;
(7)DPPH清除自由基法测定丹参转AtMYC2基因毛状根中丹参酮的抗氧化活性;
所述的丹参酮为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或丹参酮IIA;
所述的丹参酸为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A或丹酚酸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根农杆菌选自菌株C58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如下:
(4.1)分别设计发根位点基因BrolB、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的特异PCR引物;
(4.2)启动插入基因AtMYC2表达的组成型启动子为CaMV35S启动子;
(4.3)插入基因内部及NOS终止子内部设计上游及下游特异性引物,进行DNA扩增;
(4.4)紫外线下观察目的条带株系,出现目的条带则为阳性转基因丹参毛状根株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定量RT-PCR检测方法如下:
(5.1)对PCR鉴定为阳性的毛状根克隆进行总RNA的提取,统一定量到0.5μg RNA反转录成25μL体系的cDNA;
(5.2)分别设计插入目的基因及看家基因Actin的引物,以相同量的cDNA为模板进行定量RT-PCR分析;
(5.3)分析基因AtMYC2及丹参酮和丹酚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下:
(6.1)丹参酮:色谱柱C-18反相硅胶柱,流动相为体积比65:35的乙腈和水;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
(6.2)丹酚酸:色谱柱C-18反相硅胶柱,流动相为体积比30:70的乙腈和水,并用磷酸调节pH至2.03;检测波长281nm,柱温35℃,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AtMYC2基因提高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丹参酮和丹酚酸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为:
(7.1)丹参转AtMYC2基因毛状根中提取丹参酮及丹酚酸;
(7.2)将步骤(7.1)所得样品稀释为浓度梯度:0.25μg/mL、0.5μg/mL、1μg/mL,2μg/mL,4μg/mL的甲醇溶液各1mL;
(7.3)取步骤(7.2)所得溶液200μL,分别加入800μL 0.1mM的DPPH溶液,充分混匀;
(7.4)步骤(7.3)所得产物25℃下暗室放置30min;
(7.5)将步骤(7.4)产物在分光光度计下517nm处测吸收值;
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A0-A1)/A0×100],
式中,A0是对照样品(DPPH)的吸光度值;A1是样品或标准品的吸光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25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