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3797.2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秦宇强;秦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sm 数量 获取 导航 路径 时间 方法 | ||
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包括:导航终端通过接收用户的操作设定一地域范围并向该地域范围内覆盖的至少一基站发送信息;所述基站根据该信息获取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实时GSM量,以及将所述信号覆盖区域的信息、所述实时GSM量以及预设GSM量一起发送至所述导航终端;所述导航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实时GSM量以及所述预设GSM量后将计算出影响速度的权重值;所述导航终端从地图中获取导航出的至少一路径并判断该路径是否全部处在或者部分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其中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为第一路径,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外的为第二路径;如果是,则将计算出全部处在或者部分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所述第一路径所需的行驶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航系统是基于卫星定位系统及电子地图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根据最佳路径算法自动规划相应的导航路线。现有技术中车辆导航系统实现导航的过程包括:首先获取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利用最佳路径算法算出两地之间路程最短的最佳路径;最后根据最佳路径进行导航。车辆导航设备还可以依据该最佳路径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定位功能,记录车辆行进路径并对用户进行前方路径提示等。对于大多数车辆导航系统来说,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通常定义为预计行进时间最短的路径。确定车辆导航系统中最佳路径的主要思路是: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车辆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完整路径,使得其预计行驶时间最短,最后把计算出的路径提供给车辆驾驶员参考。
然而,在最佳路径的计算过程中,由于速度取的是均值,使得计算出的时间也同为均值。而如果在最佳路径的某一区域内出现车辆拥堵的情况,则就会影响到车辆行驶的速度,因此导航系统计算出的行驶最佳路径所需的时间并没有考虑到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导航系统一般会导航出几条路线,而如果最佳路径发生交通拥堵但其它路线却交通顺畅的话,就会导致行驶其它路线所需的时间比行驶最佳路径所需的时间还要短。总而言之,现有导航系统中对行驶各路线所需时间的计算并不准确。
因此,本发明人觉得上述问题非常有其改良的必要性,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作设计及专业制造经验,积极地针对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进行研究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下终于开发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导航技术中导航系统不能对各路径所需的行驶时间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影响用户选择正确的最佳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SM数量获取导航路径所需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导航终端通过接收用户的操作设定一地域范围并向该地域范围内覆盖的至少一基站发送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该信息获取信号覆盖区域内GSM的信号数量,定义为实时GSM量;
所述基站将所述信号覆盖区域的信息、所述实时GSM量以及之前已经获取到的信号覆盖区域内在道路通畅时的GSM的信号数量一起发送至所述导航终端,其中道路通畅时的GSM的信号数量定义为预设GSM量;
所述导航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实时GSM量以及所述预设GSM量后将计算出影响速度的权重值,计算公式为:R=预设GSM量∕实时GSM量,其中R为该权重值;
所述导航终端从地图中获取导航出的至少一路径并判断该路径是否全部处在或者部分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其中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为第一路径,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外的为第二路径;
如果是,则将计算出全部处在或者部分处在所述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所述第一路径所需的行驶时间,其中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能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组合模式的自主星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