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方法及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4924.0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军;陈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军;陈永武 |
主分类号: | B67D7/32 | 分类号: | B67D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库 至油站 装卸 防混油 方法 设备 系统 | ||
1.一种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a)、在油库的上发油鹤管及下发油快速接头上分别加装上发油定位器(1)和下发油定位器(2),在油罐车的上装油快速接头和下装油快速接头上分别加装上装口限位器(3)和下装口限位器(4),油品相同时,上发油定位器和上装口限位器才能配合对接,下发油定位器和下装口限位器才能配合对接,油品不同时,无法配合对接,油罐车装油时,油库车发出的油只能装入油品相同的油罐车上的油罐中;
b)、油罐车的下装口限位器(4)同时也是卸油限位装置,在油站的接油快速接头上加装接油限位装置(5);油罐车及油站的油罐通过输油软管连接,在输油软管两端的快速接头上分别加装进油定位装置(6)和出油定位装置(7),油品相同时,油罐车的下装口限位器(4)和输油软管的进油定位装置(6)配合对接,输油软管的出油定位装置(7)和油站的接油限位装置(5)配合对接,油品不同,无法配合对接,防止油库到油罐车发错油;
c)、油库往油罐车发油时,有两种发油方式,当使用上装发油方式时,上发油鹤管上加装的上发油定位器(1)与油罐车上的上装口限位器(3)配合对接,油库向油罐车发油,当使用下装发油方式时,下发油快速接头上的下发油定位器(2)与下装口限位器(4)配合对接,油库向油罐车发油,当油罐车向油站卸油时,进油定位装置(6)和出油定位装置(7)分别与输油软管两端的快速接头连接,进油定位装置(6)与下装口限位器(4)配合对接,出油定位装置(7)与接油限位装置(5)配合对接,油品相同时,各装置才能配合对接,油品不同时,各装置无法对接,防止油罐车到油站卸错油。
2.一种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发油定位器(1),包括连接圈I(11)和设置在连接圈I(11)上的凸起I(12),凸起I(12)连接在连接圈I(11)的外侧上;
上装口限位器(3),包括连接圈II(31)和设置在连接圈II(31)内的连接片I(32),连接片I(32)连接在连接圈II(31)的内侧上,连接片I(32) 上设有与凸起I(12)配合的凹槽I(33)和接头通孔(34),不同油品的上发油定位器(1)上的凸起I(12)和上装口限位器(3)上的凹槽I(33)在数量、距离和形状中至少一个不同;
下装口限位器(4),包括连接片II(41)和限位通孔(42),限位通孔(42)设置在连接片II(41)上;
下发油定位器(2),包括连接圈III(21)和设置在连接圈III(21)上的定位柱I(22),定位柱I(22)和限位通孔(42)配合设置,不同油品的下装口限位器(4)上的限位通孔(42)和下发油定位器(2)上的定位柱II(22)在数量、距离和形状中至少一个不同;
进油定位装置(6),包括连接圈IV(61)和设置在连接圈IV(61)上的定位柱II(62);
出油定位装置(7)为凸起II(71),凸起II(71)设置在输油软管快速接头内壁上;
接油限位装置(5)为凹槽II(51),凹槽II(51)设置在油站的接油快速接头外部上,凹槽II(51)与凸起II(71)配合设置,不同油品的出油定位装置(7)的凸起II(71)和接油限位装置(5)的凹槽II(51)在数量、距离和形状中至少一个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II(31)为两个半圈铰接而成,所述连接片I(32)为两个半片,两个半片分别连接在两个半圈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圈上设有螺栓孔(3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定位装置(7)还包括出油定位连接头(72),出油定位连接头(72)一端与输油软管快速接头对接,所述凸起II(71)设置在出油定位连接头(72)另一端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库至油站装卸防混油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接油限位装置(5)还包括卸油限位连接头(52),卸油限位连接头(52)的一端与接油快速接头对接,凹槽II(51)设置在卸油限位连接头(52)另一端的外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军;陈永武,未经陈永军;陈永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49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板保护套
- 下一篇:细胞培养袋专用灌液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