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5333.5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宋斌;胡钰林;李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距离 保护 iii 负荷 误动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属于电网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多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经分析大部分是由于潮流转移引起线路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从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该方法不受接地电阻的影响,能识别各种短路故障和过负荷,有效防止因潮流转移过负荷导致的距离保护误动作,并且该方法不会降低现行保护的灵敏度和耐过渡电阻的能力,在区内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开放距离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保护安装处测量的本地信息,通过比较过负荷与故障两种状态下电气特征差异,提出:基于电流不对称度m和的对称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和基于电流不对称度m、和的不对称过负荷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
步骤二:通过故障识别方法确定故障类型,与距离保护三段的动作特性相结合,采取保护措施,实现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
其中:m=(I0+I2)/I1,I0表示零序电流,I1表示正序电流,I2表示负序电流;Uφφ表示相间电压,表示相间电压的向量;表示相间负荷阻抗角;表示线路阻抗角;Uφ表示相电压,表示相电压向量;表示相负荷阻抗角;φ=A,B,C。
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于m>0.7时,定为严重不对称故障,直接开放所有相间距离III段继电器和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
2)对于0.3≤m≤0.7时,若定为相间故障,按相开放相间距离III段继电器;若定为单相接地故障,按相开放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若上述电压条件都不满足时:如为A相高阻接地故障,则开放A相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如为B相高阻接地故障,则开放B相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如为C相高阻接地故障,则开放C相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其中:UNN表示相间额定电压;UN表示单相额定电压;
3)对于m<0.3时,定为对称故障或全相过负荷,闭锁所有接地距离III段继电器,此时若判定为对称故障,开放所有相间距离III段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基于本地信息,不依赖于通信,易于实现;(2)能够准确区分过负荷与故障,对于任何过负荷,距离保护均不动作,有效防止因潮流转移过负荷导致的距离保护误动,而线路故障时,距离保护可靠动作;(3)该方法不会降低现行距离保护的灵敏度,并且大幅提高了距离保护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AB相间距离保护III段防误动作方法的逻辑图。
图3是本发明中A接地距离保护III段防误动作方法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保护安装处测量的本地信息,通过比较过负荷与故障两种状态下电气特征差异,提出:基于电流不对称度m、的对称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和基于电流不对称度m、和的不对称过负荷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
其中:m=(I0+I2)/I1,I0表示零序电流,I1表示正序电流,I2表示负序电流;Uφφ表示相间电压,表示相间电压的向量;表示相间负荷阻抗角;表示线路阻抗角;Uφ表示相电压,表示相电压向量;表示相负荷阻抗角;φ=A,B,C。
计算中断时间内的电流不对称度m、和
步骤二:通过故障识别方法确定故障类型,与距离保护三段的动作特性相结合,采取保护措施,实现防止距离保护III段因过负荷误动作的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5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