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VT的共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5477.0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蔡亮;嵇文秀;孟庆堃;邓卫卫;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vt 并联 混合 动力 燃气 系统 | ||
1.一种基于CVT的共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动力传动系统、主动力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热泵系统以及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耦合装置(3)、无级变速器CVT(4)、第一至第三离合器(C1~C3),所述主动力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1),所述辅助动力系统包括电机(2)、电机控制器(12)、蓄电池(13),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5)、气液分离器(6)、油分离器(7)、四通阀(8)、节流装置(9)、蒸发器(10)、冷凝器(11),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14)、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15)、水泵(16)、生活水箱(17)、三通调节阀(18)以及三通阀(19);
其中,所述燃气发动机(1)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通过动力耦合装置(3)进行动力合成,合成后的动力经无级变速器CVT(4)传递给压缩机(5),第一离合器(C1)连接燃气发动机(1)和动力耦合装置(3),第二离合器(C2)连接电机(2)和动力耦合装置(3),第三离合器(C3)连接无级变速器CVT(4)和动力耦合装置(3),电机控制器(12)同时连接电机(2)和蓄电池(13);
热泵系统中油分离器(7)设置在压缩机(5)和冷凝器(11)之间,压缩机(5)的排气口连接油分离器(7)的蒸汽输入口,所述油分离器(7)经过四通阀(8)与冷凝器(11)相连,冷凝器出液口通过节流装置(9)连接到蒸发器(10),蒸发器(10)的出气口通过四通阀(8)接入气液分离器(6),气液分离器(6)的出气口连接到压缩机(5)进气口;
余热回收系统中生活水箱(17)的出水口通过水泵(16)连接三通调节阀(18),三通调节阀(18)的一路输出连接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15)输入口,三通调节阀(18)的另一路输出连接三通阀(19)的第一接口,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15)输出口连接三通阀(19)的第二接口,三通阀(19)的第三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14)的输入端,烟气换热器(14)的输出端连接生活水箱(17)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CVT的共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CVT(4)包括液力变矩器(41)、变速行星机构(42)、变速机构以及中间减速机构(47);其中,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主动带轮固定轮盘(45a)、主动半可推锥轮(44a)、主动轮移动液压缸(43a)、从动带轮固定轮盘(45b)、从动半可推锥轮(44b)、从动轮移动液压缸(43b)以及金属带(46);
所述液力变矩器(41)作为传动系统CVT(4)的动力入口,液力变矩器(41)动力输出轴通过变速行星机构(42)连接主动带轮轴,主动带轮固定轮盘(45a)固定设置在主动带轮轴上,主动半可推锥轮(44a)套接在主动带轮轴上,主动轮移动液压缸(43a)带动主动半可推锥轮(44a)在主动带轮轴上移动,主动带轮固定轮盘(45a)和主动半可推锥轮(44a)构成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固定轮盘(45b)固定设置在从动带轮轴上,从动半可推锥轮(44b)套接在从动带轮轴上,从动轮移动液压缸(43b)带动从动半可推锥轮(44b)在从动带轮轴上移动,从动带轮固定轮盘(45b)和从动半可推锥轮(44b)构成从动带轮;金属带(46)连接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从动带轮轴通过中间减速机构(47)输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CVT的共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3)为磷酸铁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54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