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5590.9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华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垂直 逃生 滑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设备,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
背景技术
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为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高楼大厦是城市争取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在高层建筑的蓬勃崛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其中以高层建筑如何应对发生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的威胁为重中之重。在人类的灾难性事件中,高层建筑是最让人担心的,因为现阶段的疏散救援方式在面对以上情况几乎无能为力。
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41028425.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倾斜式滑道的高层逃生系统,该逃生系统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对高层建筑中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但是这种倾斜式的滑道需要加大的展开空间,难以在楼宇密集、楼间距较短的环境下使用,若滑道的倾斜角度无法满足要求时,会在逃生人员下滑的过程中造成人员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以适用于楼宇间距较小的高层建筑在出现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快速撤离,保证人员的逃生安全,滑道就位速度快速,为逃生争取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该逃生滑道包括初始时设置在高层建筑逃生口附近的箱体,所述箱体连接有能够将该箱体自所述逃生口推出并悬置于高层建筑外的伸缩机构,箱体内装有螺旋形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进口端固定于箱体内,出口端自由放置于箱体内,在滑道外侧壁上安装有螺旋型钢丝,箱体底板为能够与箱体分离的活动部件,箱体内设置有能够将箱体底板向下放至地面的升降装置,箱体底板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滑道的钢缆,滑道上的钢丝与所述钢缆相固定,在箱体底板下移过程中,钢缆牵拽滑道下移使滑道形成并保持螺旋状。
进一步,所述钢丝具有螺旋型形变记忆,钢丝沿所述滑道轴向固定在其外侧,依靠钢丝的形变记忆使滑道扭曲成螺旋状。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卷扬机构和连接绳索,所述卷扬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连接绳索与箱体底板固定并连接卷扬机构,由卷扬机构拉动连接绳索控制箱体底板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手轮机构和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与箱体底板固定并连接所述手轮机构,逃生操控人员操控手轮机构控制箱体底板的下降。
进一步,设置有四个同步动作的所述升降机构,四个升降机构的所述连接绳索分别固定在箱体方形底板的四个角。
进一步,所述滑道出口端设置有在滑道展开后将其锚固于地面的锚件。
进一步,所述箱体底板的四周设置有围挡,在箱体底板与所述箱体贴合时,所述围挡位于箱体内。
进一步,所述滑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有用于加固滑道的支撑环,在滑道中部均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环。
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滑道靠近地面的部分倾斜伸出所述箱体底板,形成倾斜滑道。
进一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逃生口内下部的滑轨和固定在所述箱体下部的滑槽,相互配合的滑槽和滑轨将箱体向外推出或收回,滑槽大于滑轨的长度,滑槽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
本发明将滑道设置成类似与弹簧的螺旋型,利用离心力和下滑时的摩擦力降低逃生人员下滑速度,滑道在收起时随底板的收起上升而堆叠在箱体内,滑道随箱体底板下移而展开,升降机构可以是电动控制也可以是手动控制,电动控制利用卷扬机构和连接绳索实现,方便省力,手动控制通过手轮机构和连接绳索实现,在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也可以下降箱体底板,展开滑道实现逃生。滑道上的螺旋型钢丝和支撑环的设计使得滑道在螺旋形态下也可支撑起滑道。靠近地面的滑道由螺旋型改为倾斜式的滑出方式避免了逃生人员由滑道出口滑出后被甩出,保护了逃生人员的安全,方便救援。这种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具有占地面积小、滑道展开速度快、为逃生人员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层建筑垂直式逃生滑道的侧视图;
图3为箱体底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箱体底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华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华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5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