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和将纱线传送至接纱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5614.0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阿达尔贝特·斯蒂芬;R·哈格尔;E·皮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48 | 分类号: | D01H4/48;D01H13/14;D01H15/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德国英格***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纱线 传送 至接纱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将纺纱机(16)的纺纱位生产的纱线(5)传送至接纱装置,以便重新开始纺纱的方法,为了使纱线(5)卷绕在线圈(18)上,纺纱位(1)安装了带横动导纱器(23)的卷绕装置(8),可以针对性地中断纱线生产,控制性关闭纺纱位(1),纱线(5)的末端(10)在关闭纺纱位(1)后处于卷绕装置(8)前方纱线传送路径的指定位置,重新开始纺纱前,纱线沿着与常规输出方向的反方向,从线圈上退卷和退绕出来,而在退绕前,通过将纱线张力控制器(17)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纱线(5)首先通过专用于纺纱位的纱线张力控制器(17)从导纱器(23)取出,从而取出后纱线(5)开始退绕,其特征在于,取出纱线(5)后和退绕纱线(5)前,将可单独地驱动的导纱器(23)移动至卷绕装置(8)的卷绕区域(B)边缘或者外部的停放位置(P),从而导纱器(23)移入停放位置(P)后和纱线(5)退绕前或纱线(5)退绕同时,可单独地驱动的纱线张力控制器(17)移动回其静止位置,从而通过纱线张力控制器(17),退绕后传送纱线(5)至接纱装置。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从导纱器(23)内取出纱线(5),纱线张力控制器(17)从其静止位置移入工作位置。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监控单元(9)监控纱线(5),发现纱线瑕疵后,将控制性关闭纺纱位(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性关闭纺纱位(1)之后,纱线(5)被退绕出来,纱线团会被分离出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团是瑕疵的纱线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纱线团之后,导纱器(23)沿着卷绕装置(8)的卷绕区域(B)移出停放位置(P),以便将纱线(5)放入导纱器(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纱器(23)及置入其中的纱线(5)传送至传送位置(Ü),以便接纱装置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张力控制器(17)移动至工作位置,从导纱器(23)取出纱线(5),以传送纱线(5)至接纱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纱线(5)至接纱装置后,导纱器(23)移动至卷绕装置(8)的卷绕区域(B)边缘或者外部的停放位置(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纱线(5)至接纱装置后,纱线张力控制器(17)重新移动至其静止位置,开始生产纱线。
11.一种纺纱机(16),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生产纱线(5)的纺纱位(1),所述纺纱位(1)包括至少一个将纱线(5)缠绕在线圈(18)的与纺纱位(1)相关联的卷绕装置(8),卷绕装置(8)包括横动导纱器(23),所述横动导纱器(23)包括用于控制性关闭纺纱位(1)的控制单元,而纱线(5)的末端(10)在关闭纺纱位(1)后处于卷绕装置(8)前方纱线传送路径的指定位置,以及包括用于接纱线(5)的接纱装置,而专用于纺纱位的操纵装置设置在纺纱位(1)上,在控制性关闭纺纱位后,纱线(5)可通过该装置从导纱器(23)中取出,其特征在于,至少可单独地驱动操纵装置和导纱器(23),而导纱器可通过其单独地驱动移动到卷绕装置(8)的卷绕区域(B)边缘或者外部的停放位置(P),其中操纵装置是纱线张力控制器(17),其通过一个单独地驱动装置从所述纱线张力控制器(17)位于纱线(5)的常规纱线路径外部的静止位置移入所述纱线张力控制器(17)将纱线(5)放置在导纱器(23)上的工作位置,并且从而纱线(5)可通过操纵装置传送至接纱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和导纱器(23)协同工作用于将纱线(5)传送至接纱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未经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56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车制动器总成
- 下一篇:离合器助力泵泵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