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柄侧耳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06164.7 申请日: 2015-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4620855B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发明(设计)人: 王淑敏;宫诗林;齐放;谢兆丽;邓西贝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A23L31/00;A23L2/38;A23L33/10;A61K36/06;A61P35/00;A61P37/04;A61P29/00;A61P3/06;A61P43/00;A61P7/10;A61P25/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地址: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净***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侧耳 菌株 及其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真菌栽培领域和真菌液体发酵领域,尤其涉及长柄侧耳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长柄侧耳为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Pleurtus spodotecus Fr.的子实体。别名为灰白侧耳,可食用。此菌在自然界中侵害白杨、白桦树木,使倒木、伐木等形成白色腐木。其子实体肉质,中等大小,散生或丛生。菌盖扁半球形,渐平展为扇形,宽3-10cm;菌面光滑,白色,中央淡黄色,干后黄褐色。菌肉厚,柔软,白色,菌柄偏生至侧生,近圆柱形,中实,白色,长4-12cm,粗0.5-1.5cm。菌褶白色,延生,稍稀。孢子无色,光滑,圆柱形,8-10.5μm×3-4μm。秋季于阔叶树枯干上丛生。分布地区于吉林、云南、西藏等。长柄侧耳肉质细腻,味鲜可口,营养丰富,子实体干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多糖、粗纤维等,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其粗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据文献报道长柄侧耳子实体的水提液对小白鼠的抑瘤率为72%。长柄侧耳中还含有麦角甾醇、洛伐他汀、甘露醇等次级代谢物。麦角甾醇具有抗炎和抗癌作用;洛伐他汀具有降血脂和预防组织纤维化的作用;甘露醇具有脱水、利尿作用。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眼内压、防止肾小管坏死等;长柄侧耳多糖为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激活剂,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的能力。

由于长柄侧耳是一种美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目前市场对长柄侧耳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长柄侧耳野生资源较少,近年来的大量采摘已导致其种植资源濒临枯竭。因此,为了开发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做到既保护资源,又利用资源,利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长柄侧耳生长发育过程中靠菌丝体吸收营养繁殖的特点,进行分离、纯化和选育出优良菌种并将其用于长柄侧耳的栽培或发酵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柄侧耳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长柄侧耳菌株生长发育快,培养得到的子实体产量高,发酵得到的菌丝代谢产物丰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柄侧耳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59。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系从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乡杨树枯木上生长的长柄侧耳子实体中经过分离、纯化、筛选,并通过系统选育而得到的性能稳定的菌株。本发明提供的长柄侧耳菌株菌落呈白色,菌丝为白色棉絮状,茂密洁白。菌丝生长发育速度快,适宜条件下4天可长满全斜面。摇瓶培养或种子罐培养后菌液澄明,黄褐色,菌丝呈放射状球体,有较浓的水果香味。通过16×100倍生物显微镜检查,菌丝淡黄色,粗壮,均匀,分枝多,锁状联合明显可见,无杂菌污染。本发明提供的长柄侧耳菌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代谢能力高,安全性高,其传代25代未见老化或退化,发酵培养时间短,栽培生长速度快,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实验证明,经发酵培养获得的发酵菌丝干燥后,长柄侧耳多糖的质量分数不少于3%;洛伐他汀含量不少于188.00μg/g;麦角甾醇含量不少于70.00μg/g。

本发明提供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59的长柄侧耳菌的菌种保存于2℃~4℃,长期保存的菌种,须在180天左右转管一次。如发现菌种的菌落稀薄,白色絮状菌丝纤细、颜色变深,说明菌种已老化,则需进行菌种复壮。

菌种复壮的方法为菌种基内菌丝分离复壮、断桥式脱毒技术或改变菌种培养基的方法复壮菌种。

其中,菌种基内菌丝分离复壮:选择无污染、生长旺盛的菌种,用解剖针挑取先端菌丝,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断桥式脱毒技术:用常规法制备PDA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耙把培养基斜面最前端较薄的培养基断开约1厘米,把待接母种接在试管中间培养基上,当菌丝长到断开处时,则会继续伸长,穿越断开处,伸入前端的小块培养基上,经过断裂又伸长,菌丝显得格外粗壮、有力。转接时,挑取小块培养基最前端的一块组织,按常规接种,这样经过3-4次尖端挑取培养,便可甩掉病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6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