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底盘转向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6694.1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凯·哈兹尔豪斯特;维克托·弗里森;丹尼斯·盖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底盘 转向 | ||
1.一种底盘转向臂(1),所述底盘转向臂具有由板材制成的单壳基体(2),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轴承部件的轴承区域,所述基体(2)通过所述轴承部件能够与车身和机动车的车轮悬架的运动部分连接,其中,所述基体(2)具有两个相互过渡至彼此的臂(2.1、2.2),所述臂限定出基体平面(3)和所述基体的凹形的边缘区域(4),其中,该凹形的边缘区域(4)从轮侧的轴承区域(5.1)延伸至车身侧的轴承区域(5.3)并相对于所述基体平面(3)弯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4)至少沿弧长部分(4.2、4.3)具有至少一个与斜边相同的倾斜面(14),从横截面观察,所述倾斜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的面(15)呈范围在25°至75°间的角度(α),其中所述弧长部分(4.2、4.3)占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4)的弧长的至少10%,并且其中从横截面观察,所述倾斜面(14)具有范围在5mm到20mm的长度(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长部分(4.2、4.3)占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4)的弧长的至少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4)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4)的面(15)所呈的角度(α)沿所述弧长部分变化,其中,所述变化为至少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4)的长度(L)沿所述弧长部分变化,其中,所述变化为至少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具有倾斜面(14)的所述弧长部分(4.2、4.3)与基体区域交叉,在所述基体区域中两个所述臂(2.1、2.2)相互过渡至彼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平面(3)通过圆形棱(R1)过渡至所述倾斜面(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4)通过圆形棱(R2)过渡至所述与所述倾斜面相邻的、所述凹形的边缘区域(4)的面(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在各个所述轴承区域上具有开放的横截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具有范围在2mm至6mm内的厚度和范围在350MPa至1200MPa内的抗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由双相钢、复杂相钢或热力机械轧制的冷成型钢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为至少10°。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转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为至少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66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非接触印刷的食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