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7403.0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索洛维耶夫·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技园科学生产联合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李少丹;毋二省 |
地址: | 俄罗斯联***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公开的技术方案涉及被设计成在需要控制速率或执法机构监控的其他违规时警告司机和乘客的检测设备的领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的所有雷达检测设备(可能一些昂贵的专用型号例外)实际上利用了等效的原理、算法和概要方案,以相似的方式运行以及呈现出共同的缺点。
1.对各种现代警用雷达的灵敏度差。
雷达检测设备(RD)的经典方案以这种仅检测未调制的信号(根本没有具有这种信号的警用雷达)或者具有大的持续时间的信号的方式来实行。具有短脉冲(Robot、Mesta)的雷达的灵敏度可降低十倍和百倍,低至完全丧失灵敏度。
2.对非警用雷达的辐射源反应
这是很多人不愿意购买RD的主要原因。其窥视每个自动门、具有盲区检测器或者主动巡航控制的每辆车。几乎不可能在几十个和几百个响应之中确定出一个对警用雷达的响应。最后这种干扰源的数量将增加;在经典方案的运行中不可能检查出它们。
3.遗漏手动雷达的单发射的
经典的RD顺序并且非常慢地扫描范围。因为其在发射时刻正扫描另外的范围或同一范围的另一部分,所以会错失单发射。
4.需要选择运行模式
用户被推荐自己利用低灵敏度模式来在灵敏度和抗干扰性之间达成妥协,封锁一些范围和其他的设定。公认最优设定可以在任意条件下选择。实际上,这不是结果而仅仅是它们的方案的关注度。通常,普通用户不具有正确地定制检测器以致通过灵敏度的显著降低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的抗干扰性所需的任何必备知识。用户希望使用基于“打开设备即出发”的原则运行的RD。所有的设置之中,他们仅需要音量和屏幕亮度。
在2013年1月20日RF专利号124404中描述的雷达检测器是消除以上所列的一系列缺点的最接近的技术方案。该雷达检测器额外地包括包含有顺序连接的增强器、比较器和逻辑分析器的信号处理的方案。因此,设备的中频信号被传送至增强器,而逻辑分析器通过其第一输出与比较器连接,逻辑分析器的第一输出用于传送关于比较电平变化的信号,而第二输出是表示设备处理和运行的装置或处理器的门。因此,信号处理方案执行对中频信号的检测,并且执行以下运行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i.将检测的信号中的脉冲振幅与编程性预定电平顺序进行比较;
ii.利用编程性预定电平对检测出的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比较;
iii.将由接收到的信号发射出的脉冲的持续时间与编程性预定的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该雷达检测器的缺点是灵敏度不足。
利用信号的签名过滤,可以消除所有的以上提及的缺点。
可以获得一种雷达检测器,其:
-将利用对其类型的确定来判定所有的已知警用雷达;
-检测范围将不依赖于调制类型而仅依赖于信号强度(即使设备安装在背面的情况下,也将会可能从远处看到遥控装置);
-将不遗漏单发射;
-将不对门、盲区检测器等响应(可能误响应将降至零);
-将不包括用户不必要的设置。
现代警用雷达
针对重要信号的独特性,所有的现代警用雷达可以被分成两大类型。
1.Doppler(多普勒)雷达
这种雷达包括例如KRIS、Binar和Vizir。这些雷达利用多普勒频率直接确定出速度。发射的脉冲具有大的持续时间。如“Simicon”工程师所解释的,脉冲不可以短于16ms,否则频谱扩展太多以致多普勒频率难以确定。这些雷达可以运行在单发射模式下。
2.非多普勒雷达
这些雷达包括Strelka、Robot、Mesta、Krechet和Kordon。这些雷达不利用多普勒频率来确定速度,而是它们基于对其他参数(距离、方位角等)的确定来确定速度。它们发射短脉冲(微秒脉冲),Strelka发射甚至纳秒脉冲。它们可以利用若干运行频率。这些雷达以连续模式运行;而不包括单发射模式。
可能未来主要使用的雷达类型将是第二种,因为他们显示了更大的潜力,不仅可以记录速度,还可以记录其他的违规。
发明内容
所公布的技术任务的技术效果包括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技园科学生产联合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技园科学生产联合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7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