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制备聚酰亚胺前体的方法、聚酰亚胺成形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8886.6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刚;宫崎佳奈;佐佐木知也;额田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组合 制备 方法 成形 及其 | ||
1.一种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包含:
聚酰亚胺前体,其包含四羧酸二酐与二胺化合物的缩聚物,所述四羧酸二酐包含第一四羧酸二酐和除了该第一四羧酸二酐之外的第二四羧酸二酐,其中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具有其上结合有两个羧酸酐基团的苯环;以及
第一水性溶剂,其含有水以及选自由水溶性醚溶剂、水溶性酮溶剂和水溶性醇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所述水的比值在95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0重量%范围内,或者
第二水性溶剂,其含有水溶性醇溶剂以及选自由水溶性醚溶剂和水溶性酮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所述水溶性醇溶剂的比值在95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0重量%范围内,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前体溶解于所述第一水性溶剂或第二水性溶剂中,
其中将所述第二四羧酸二酐和所述二胺化合物加入到所述第一水性溶剂或所述第二水性溶剂中,然后向其中进一步加入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从而制备得到所述聚酰亚胺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为选自由下式(TD11)和(TD12)表示的四羧酸二酐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RTD11、RTD12、RTD13和RTD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为均苯四酸二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四羧酸二酐为具有两个其上结合有一个羧酸酐基团的苯环的四羧酸二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四羧酸二酐为选自由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和3,3’,4,4’-联苯基砜四羧酸二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四羧酸二酐包含40摩尔%至95摩尔%的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在所述聚酰亚胺前体中,所述二胺化合物的摩尔当量大于所述四羧酸二酐的摩尔当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包括具有末端氨基的聚酰亚胺前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前体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上。
10.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向含有水以及选自由水溶性醚溶剂、水溶性酮溶剂和水溶性醇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第一水性溶剂中、或者向含有水溶性醇溶剂以及选自由水溶性醚溶剂和水溶性酮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第二水性溶剂中,加入除了第一四羧酸二酐之外的第二四羧酸二酐以及二胺化合物,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从而制备聚酰亚胺前体,其中所述第一四羧酸二酐具有其上结合有两个羧酸酐基团的苯环,
其中在所述第一水性溶剂中,所述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所述水的比值在95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0重量%范围内,或者在所述第二水性溶剂中,所述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所述水溶性醇溶剂的比值在95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0重量%范围内。
11.一种聚酰亚胺成形体,其是通过对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进行加热处理而成形的。
12.一种制备聚酰亚胺成形体的方法,包括通过对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其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8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耐火发泡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氰酸酯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