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文化石颜色后修补浆体、及其制备以及修补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9302.7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迈;陈迈华;由继业;夏艺;周仁道;孙祥山;赵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6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文化石 颜色 修补 及其 制备 以及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基文化石颜色后补浆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颜色后修补配方的优化,制备适合不同喷涂方法的浆体,把控颜色形成的先后顺序,实现修补产品的反向思维模式,并通过湿碰湿主、辅色浆体的喷涂叠加,干燥后形成自然融合,恢复产品原貌可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制备后修补浆体的过程中分开混合目的主要在于不同成分对分散要求的差异。本发明提供的主、辅单色浆体的粘度范围为70~150KU,组分配比科学、性能出众,成本低廉,工艺具有操作性强、过渡自然、修补逼真等特点,对解决和改善生产与工程修补,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颜料浆体,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基文化石颜色后补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文化石一般是指采用天然石材雕刻而成的装饰材料,是为满足某种建筑风格的需求,以装饰贴面砖的形式铺贴在墙体上,给人以返璞归真的视觉效果,是现代装饰的一大主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受限于天然石材的资源匮乏以及加工工艺的复杂,造就了一种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的迅速崛起,也使此行业得到空前的盛况;在别墅、低密度楼盘、酒店、会所、园艺等,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水泥基仿天然石产品的突出优点是仿真度好、耐久性强、环保性佳、可规模化生产、性优、施工便捷等;尤其在专利CN 101177011A公开了一种仿天然文化石表面着色的方法后,更加固了技术人员对效果的不断追求、技术革新,目前国内,此类产品的生产基本采用相似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同时奠定了国内多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的厂家遍地开花;仿天然石材以其古朴美观的装饰效果、价格低廉特点以及和石材相近的使用寿命在近十年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但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同时受限于本身材料的特点与对工艺加工的特殊要求,同时伴随着因生产环节造成的浮色、发花、透底、偏色等,工程墙体泛碱、交叉污染等原因造成此类产品表观效果的污点,严重影响生产成本与装饰效果,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对此无可奈何,也是行业的通病;尽管市面有采用丙烯颜料加水进行污染产品后修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影响,但在修补效果和耐久性仍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现有技术中如上方式方法或应用领域上的局限,急需一种可实现仿天然文化石颜色改善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产品的颜色后修补浆体配方及使用浆体进行修补的方法,所述浆体包括主、辅色浆体的制备,结合本发明提供的浆体对水泥基文化石进行颜色后修补,进而实现水泥基仿文化石具有天然文化石同样展示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颜色后修补浆体,一种或多种修补浆料均来自相同或相似的组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水泥基仿天然文化石颜色后修补浆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将液体的成膜物、改性剂、润湿剂、增稠剂、成膜助剂、30-40%消泡剂混合,备用;
步骤2:将硅酸盐水泥、填料、颜料、增塑剂、触变剂、抗泛碱剂、水、余量消泡剂混合后,与步骤1中混合液进行混合即得本发明提供文化石颜色后修补浆体。
其中,所述的成膜物,选取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醋丙乳液、苯丙乳液、EVA乳液、环氧树脂、聚氨酯乳液、有机硅树脂等中一种或多种复合。
其中,所述的改性剂为硅酸锂、硅酸钾、硅酸钠、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硅酸盐水泥为白色的标号为PO32.5、PO42.5、PO52.5、PO62.5等,根据质量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9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