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10599.9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作 农田 挡土墙 | ||
技术领域
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涉及农田的挡土墙技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旱作农田的挡土墙。
背景技术
在一些科研院所和农业公司,为了田间试验条件的稳定、规范和可靠,用水泥和砖块在农田的边侧修筑了挡土墙,防止土地边缘坍塌,并在挡土墙的上方开出一些供田间径流的排水口,与田间的排水沟相通,用作径流排水,而其他部位均砌成密不透水的构造。这对旱作农田土壤的水气平衡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南方多雨且土壤粘重的地区。通过灌溉或降雨进入农田的水分,有以下几种运动方式:蒸发、径流、侧渗和下渗。蒸发通常是由自然力控制。径流可以通过地面的排水沟将田间的明水从挡土墙上的径流排水口导出。除此之外多余的水分就要依靠下渗和侧渗共同来完成。土壤水分移动是农田土壤中水气动态变化的一部分。土壤中水气的协调和平衡状况与田间作物生长的优劣关系极大。农田土壤中水气消长的规律是水多则气少,水少则气多。农田土壤在灌溉或降雨之后,有时会出现土壤水分过饱和的现象,此时土壤内部的空隙全部被水分占据,土壤空气被排挤出去。如果土壤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出多余的水分,对作物生长并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土壤多余的水分长时间地滞留或排水缓慢,会导致土壤通气不良,土壤中缺乏氧气,对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造成抑制,严重的还会导致烂根,甚至死苗。土壤进水后输出水分的能力称之为爽水性。爽水性能良好是高产稳产农田的必要特征。土壤的爽水性能主要靠侧渗和下渗来实现。现有的水泥、砖块砌实的农田挡土墙堵死了土壤水分侧渗的路径,显然不利于旱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南方旱作农田挡土墙阻止土壤水分侧渗流动的问题,提出一种旱作田间水分径流、侧渗均畅通无阻的旱作农田挡土墙。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为砖块和水泥砌制而成,由墙面、径流排水口和侧渗排水口组成,其一侧紧贴旱作农田的土壤,另一侧为空;所述的侧渗排水口是挡土墙上、土面之下同一水平面上的砖与砖之间留下的缝隙形成的;所述的径流排水口是挡土墙上底部低于地面缺口;所述的侧渗排水口宽度为0.1-2cm;所述的径流排水口是挡土墙上底部低于地面15-20cm的排水口,宽度10-2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兼具径流排水口和侧渗排水口。进入农田的水分,多余的部分首先通过地面的径流,进入田间的排水沟,再从径流排水口排出。进入土壤的多余水分则可通过下渗和侧渗两种方式同时排水,有利于及时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促进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协调和平衡,有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挥吸收功能,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径流排水口宽大,有利于田间径流的水分快速排出田间,侧渗排水口为砖块间留下的细小缝隙,既能够保证侧渗的农田土壤水分顺利侧渗排出,又可以防止农田土壤随水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简图。
图中:1墙面;2侧渗排水口;3径流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旱作农田挡土墙,为砖块和水泥砌制而成,由墙面1、侧渗排水口2和径流排水口3组成,其一侧紧贴旱作农田的土壤,另一侧为空;侧渗排水口2是挡土墙上、土面之下同一水平面上的砖与砖之间留下的缝隙形成的,其宽度为0.5cm;径流排水口3是挡土墙上底部低于地面缺口,其底部低于地面18cm,宽度为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0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