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0762.1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37/02;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部 红斑狼疮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狼疮类似于祖国医学的阴阳毒,其病机为湿热火毒,其邪弥漫三焦,上下内外;侵犯上焦,主要表现为火热之邪;侵犯中、下焦,主要表现为湿热之邪,现代医学认为,狼疮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目前狼疮病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鬼针草4-6、紫花地丁8-10、黄连7-8、制乳香3-5、没药2-4、陈皮10-12、鸡血藤6-7、地榆叶2-3、紫草5-7、煅石膏8-9、桑螵蛸2-4、灵芝4-6、刺蒺藜6-8、野菊花15-20、赤药4-5、大蓟2-4、喉咙草6-8、黄水芋草3-4。
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鬼针草5、紫花地丁9、黄连7.5、制乳香4、没药3、陈皮11、鸡血藤6.5、地榆叶2.5、紫草6、煅石膏8.5、桑螵蛸3、灵芝5、刺蒺藜7、野菊花18、赤药4.5、大蓟3、喉咙草7、黄水芋草3.5。
喉咙草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或果实;黄水芋草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适量菜籽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一般15-20天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多味野生中草药为原料,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对治疗面部红斑狼疮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治愈率可达到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面部红斑狼疮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鬼针草5、紫花地丁9、黄连7.5、制乳香4、没药3、陈皮11、鸡血藤6.5、地榆叶2.5、紫草6、煅石膏8.5、桑螵蛸3、灵芝5、刺蒺藜7、野菊花18、赤药4.5、大蓟3、喉咙草7、黄水芋草3.5。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适量菜籽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一般15-20天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徐某,男,27岁,面部长有若干红斑狼疮,如黄豆大小,表面有粘着性鳞屑,逐渐扩大,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一周,毫无疗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涂敷十余天后,痊愈。
病例2:刘某,男,32岁,面部患有数十个红斑狼疮,面积不断延伸,服用西药治疗多次,效果不明显,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三天后,病情得到抑制,红斑颜色暗淡,继续涂敷两周后,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周某,女,24岁,面部长有数个红斑狼疮,面积不断扩大,伴有灼热疼痛、发热等症状,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几日,毫无疗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连用十天,效果明显,红斑狼疮基本消失,后继续涂敷一周以巩固疗效,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未经王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0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寒头痛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