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1187.7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唐治;程恋军;张永利;张世明;刘贺;宫闻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矿运输系统是通过地面铺设轨道,通过双轨运输小车来运输货物和人员,地面铺轨繁琐,投入建设费用高,维护难度大;引进国外进口的单轨吊机车价格非常昂贵,投入成本太大,且性能不稳定,维护保养费用多。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隧道内煤矿运输的吊运输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将轨道安装到拱形钢架上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这种吊运输送系统中,从侧端部进料,造成不便,且卸料时没有过度机构,而是直接卸料到皮带机上,容易造成大量的煤散落,进一步造成隧道内的空气污染,给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煤矿输送系统,包括动力系统、绳索、张紧机构、梭车、悬吊轨道和皮带机,所述悬吊轨道连接到隧道拱顶的拱形钢架上,所述悬吊轨道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绳索限位组件,所述悬吊轨道的前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回绳轮,所述悬吊轨道的末端固定连接张紧机构,张紧机构的两侧悬吊轨道上分别连接有过渡轮,所述过渡轮通过绳索与动力系统连接,所述绳索穿过过动力系、过渡轮和张紧机构,并穿过绳索限位组件和回绳轮,且绳索的头部为尾端均与梭车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车包括滑轮架、吊板、梭车本体、卷绳盘、导绳轮、绳索固定组件,所述梭车本体两侧箱邦顶连接有吊板,所述吊板位于梭车的中心位置,所述吊板两侧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吊板上端面与滑轮架连接,所述滑轮架与滑轮连接,所述滑轮与悬吊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绳索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梭车的底部两端,所述导绳轮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梭车本体的两侧中心位置,所述卷盘绳固定连接于梭车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梭车的前端还设置有连接到梭车本体上的“L”形落料板,所述落料板上端通过滑轮与悬吊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落料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卸料槽的槽邦,所述卸料槽的底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梭车本体上,另一端位于皮带机的上方。
所述梭车的内壁上端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所述卸料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箱体,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连接到梭车本体上。
所述悬吊轨道的顶面设置有长槽孔,所述张紧轮通过托板连接到悬吊轨道上的长槽孔内,所述托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托板与悬吊轨道通过调整螺栓连接。
所述托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拉杆,所述拉杆与固定连接在悬吊轨道顶面上的套筒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管夹。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的槽口为矩形槽口,该矩形槽口的两侧面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顶板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配重托,所述配重托上的托柱截面为正方形。
所述配重块的两端端部的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卧槽,所述卧槽处设置有一个把手。
所述拱形钢架在隧道出口卸料处和隧道内上料处各设置有一个喷嘴,所述喷嘴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检测器连接。
所述滑轮架上连接有四个滑轮,四个滑轮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悬吊轨道的两侧各设一组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梭车结构的改进,使进料端位于梭车端部,从上方进料,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出料槽的设置能够减少掉落在底面上的煤,同时配以喷嘴喷水,净化了操作环境,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2是张紧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俯视图;
图4是配重块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绳索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5的后视图;
图8是滑轮架与悬吊轨道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1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