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1757.2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辉;陈永强;吴谦;陈梓漳;方恺;张冶文;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聚焦 效应 无线 能量 传输 系统 | ||
1.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系统由非谐振激励线圈(1)、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2)、接收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3)、非谐振接收线圈(4)组成,
所述的非谐振激励线圈(1)连接电压源或者其他激励源,
所述的非谐振接收线圈(4)连接负载或者其他储能设备,
所述的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2)由第一介质板(5)及设置在第一介质板(5)正面的第一金属铜缺口环阵列(6)组成,
所述的接收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3)由第二介质板(9)及设置在第二介质板(9)正面的第二金属铜缺口环阵列(10)组成,
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2)和接收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3)由于磁谐振倏逝场相互耦合来进行无线能量传输;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2)和接收端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3)工作在相同特定谐振频率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谐振激励线圈(1)和发射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2)共同构成具有定向近场聚焦效应的驱动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谐振激励线圈(4)和接收端美特材料磁谐振聚焦部件(3)共同构成具有定向近场聚焦效应的接收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谐振激励线圈(1)及非谐振接收线圈(4)为直径10mm、横截半径2mm的圆形金属铜线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质板(5)和第二介质板(9)均为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制成的厚度为1.6mm的介质板,介电常数为2.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铜缺口环阵列(6)及第二金属铜缺口环阵列(10)由半径较小的金属铜缺口环(8,12)和均布在其周围形成正六边形的半径较大的金属铜缺口环(7,11)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铜缺口环阵列(6)和第二金属铜缺口环阵列(10)的厚度均为0.03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磁聚焦效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半径较大的金属铜缺口环(7,11)外径为30mm,内径为28mm;半径较小的金属铜缺口环(8,12)外径为29mm,内径为2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1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声波的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式电动汽车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