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2414.8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1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景丽;杨宇航;邹艳林;邓敬亚;孙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8;H01Q13/1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缝隙 螺旋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可用于通讯、导航等多功能飞行器综合系统天线。
背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关键作用是提供时间、空间基准和所有与位置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它是国防安全、国土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战略威慑基础资源和重大技术支撑系统。目前全球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般天线由于其相位中心不稳定会带来厘米级以上甚至是十米级以上的误差,无法实现精密测量技术需要的毫米级测量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高稳定相位中心天线类型多样,其中以多臂平面缝隙螺旋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为代表。多臂平面缝隙螺旋天线由正反两面分别蚀刻有辐射缝隙和串馈微带线的介质基板及金属反射腔构成,具有相位中心稳定、体积小、结构简单、易加工等优点,常被用作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测量天线。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3904408A,公开了一种稳定相位中心测量天线,通过多个平面螺旋缝隙天线保证天线的高稳定相位中心,馈电网络采用串行行波微带线馈电电路,结构简单,但平面缝隙螺旋天线波束较窄,无法接收位于大仰角处的卫星信号,平面螺旋天线剖面较低,但是径向尺寸较大,在某些场合不适用。四臂螺旋天线具有心型的方向图、良好的前后比及优异的宽波束圆极化特性,十分适合作为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天线。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1702463A,公开了一种功分相移馈电网络的介质加载四臂螺旋天线,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天线由馈电网络和四根金属螺旋线构成,该发明结构利用宽带馈电网络对四线螺旋进行等幅和90°相位差馈电,其馈电网络由多个Wilkinson功分器和移相器构成。结构复杂且限制了天线最多只能有四个辐射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四臂螺旋天线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用解决现有四臂螺旋天线馈电结构复杂的问题,以简化天线的馈电结构,提高天线的工作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包括辐射介质基板、辐射金属贴片和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介质基板为环形锥状介质基板2,所述辐射金属贴为环形锥状金属贴片4,所述馈电网络由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串馈微带线5、同轴接口6和负载电阻7组成;在环形锥状介质基板2的外表面印制有环形锥状金属贴片4,该环形锥状金属贴片4上蚀刻有N个均匀分布的辐射螺旋缝隙41,4≤N≤8;在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内表面印制有串馈微带线5,在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外表面印制有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该串馈微带线5首端与同轴接口6相连,其末端通过负载电阻7与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相连;所述环形锥状介质基板2固定在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的上方,环形锥状金属贴片4和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固定连接;辐射螺旋缝隙41的旋转方向与串馈微带线5的馈电方向相反。
上述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的外径为Ld,在其侧壁靠近下端面的位置设置有金属化过孔。
上述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环形锥状介质基板2的下端外径与环形柱状介质基板1外径相等,上端外径为Lu,0≤Lu<Ld。
上述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串馈微带线5的周长与其波导波长相等,用以实现相邻辐射螺旋缝隙41之间2π/N的相位差,该微带线上设置有N个均匀分布的扇形片51,其与辐射螺旋缝隙41的数量相等,扇形片51的圆心朝向该微带线的首端。
上述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上蚀刻有均匀分布的耦合调节缝隙31,该耦合调节缝隙31由扇形缝隙33和矩形缝隙32组成,矩形缝隙32与扇形片51的圆心的位置对应,其上端与辐射螺旋缝隙41的下端对齐,环形柱状金属贴片3和环形锥状金属贴片4焊接相连。
上述宽波束多臂缝隙螺旋天线,扇形缝隙33的半径r和圆心角θ可调,从而控制各缝隙的耦合馈电幅度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采用串馈微带线和负载电阻结合的串行行波馈电结构,简化了天线馈电网络,便于制作加工;同时克服了现有四臂螺旋天线对臂数的限制,使天线对称性更好,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相位中心稳定度。
2、本发明由于在环形锥状金属贴片上设置有辐射螺旋缝隙,保留了传统四臂螺旋天线波束宽的优点。
3、本发明由于在串馈微带线上设置有N个均匀分布的扇形片,增强了能量从串馈微带线耦合至金属缝隙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天线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2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微波天线反射面的方法及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极化分集天线